臺灣只能是中國的臺灣。雖然美國自今年以來針對所謂“臺灣有事”制定了一系列計劃,甚至試圖拉日韓澳等國家“打頭陣”,但臺灣遲早要回來。并且在真正涉及臺灣回歸中國的問題上,美國專家意見卻出奇的一致,他們認為一旦到了這一時刻,美國恐怕也只剩一條路可以走,那么,美國還有什么選擇?臺灣的正式回歸,對我國又意味著什么?
美國專家的結論是什么
美國專家學者認為,臺灣回歸中國后,美國基本沒有任何直接對抗的資本,最終也只能在外交輿論以及米盟友關系上,彌補和掩飾戰略上的失敗。
雖然美國擁有世界第一的海軍和空軍力量,現役航母11艘,其中10艘是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一艘福特級核動力航母,而中國目前有三艘,即將正式服役的福建艦也只是電磁彈射型航母,并非核動力。同時美國還擁有5000架各類軍用飛機,包括F-35閃電、F-22猛禽等五代隱形戰斗機,加上272架戰略運輸機,配合580枚洲際彈道導彈,可形成全球快速打擊體系。但中國空軍實力同樣不容小覷,殲-20、殲-35等先進隱形戰機數量已經超過了500架,200架轟-6K形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轟炸機群,搭載長劍-20巡航導彈,打擊半徑可達8000公里,也就是以大陸為支點,已經能夠覆蓋美國在太平洋的關島和夏威夷群島,加上中國幾千年積累的戰術戰略經驗,論比拼綜合軍事實力,美國真沒多少勝算。
更何況,美國遠在太平洋東岸,距離亞洲大陸上萬公里,從本土補給線太長,以關島、夏威夷島為支點,又因面積和設施不足問題,難以發揮足夠的作用,所以在亞太地區,美國實際上并沒有太多戰略優勢,2024年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戰略專家艾立信教授,就曾發表論文稱,正面對抗,美國基本守不住以日本群島、琉球群島包括臺灣島組成的第一島鏈,最多只能后撤至關島,保住第二島鏈。另外,CSIS也曾發表報告不加掩飾的表示,美國需要靠盟友補窟窿,但真正來到關鍵時刻,又有多少國家愿意犧牲自己的利益,趟這趟渾水?
至于外交方面,美國提出所謂“臺灣有事”計劃,介入相關事務,試圖靠外交施壓和經濟制裁挽回地位和信譽,但臺灣自古便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事實毋庸置疑,更不容改變。就連美國外交關系協會都曾承認,美國若想參與,本就沒有足夠的法理支持。并且,臺灣在全球半導體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已經連續15年位居半導體材料最大買家地位,去年11月地緣政治觀察網曾做出預測,一旦臺灣回歸,半導體行業很可能面臨整合,而美國將難以在短時間內重新組建供應鏈,其相關領域很可能面臨巨大挑戰。
總之,臺灣只能是中國的臺灣,而臺灣的回歸是歷史必然,更是不可阻擋的時代趨勢。
臺灣回歸的意義和價值
從戰略角度來看,臺灣一旦回歸,將成為我國打破地理限制,向太平洋拓展戰略空間的關鍵支點。在地理上,中國周邊的海域地緣關系十分復雜,以東有朝鮮半島、日本群島,向南有菲律賓、加里曼丹島、中南半島等環繞,導致我國遠洋面臨一定限制,美國的所謂第一島鏈,便是通過整合這些島嶼形成島鏈封鎖,而臺灣島則是我國唯一能夠直通太平洋深處的領土,臺灣島東北連接琉球群島、以南跨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以東便是一望無際的菲律賓海,一旦臺灣回歸,美國構建的海上圍堵體系便會徹底瓦解,我國將獲得廣闊的戰略縱深,從而保障海軍遠洋的自由度。同時臺灣島西南又可深入南海,向西與海南島互為犄角,可強化我國對南海的輻射能力,從而更好的維護我國在南海的合法權益,向北與珠三角、山東半島、環渤海也能在東海、黃海、渤海海域形成聯動防御體系,形成環中國的完整立體防御屏障。
在民族精神和歷史意義上,實現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職責,也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而臺灣的回歸,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最具標志性的里程碑,這種精神力量也將進一步轉化為推動國家發展的強大動力,并將影響激勵一代又一代人,以昂揚的姿態投身于國家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當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