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美國正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這不僅源于特朗普頻繁揮舞的關稅大棒,更因為其國內局勢愈發緊張,州際間的矛盾不斷激化,此前洛杉磯的沖突事件仍在持續發酵。
面對鏡頭,加州州長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直接使用粗口怒斥特朗普,并強調是對方率先發起攻擊。而在加州州長發起的新一輪反擊中,卻意外提到了中國,這背后究竟有何隱情?
美國“內戰”升級?
7月17日,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的一則聲明,點燃了這場沖突的導火索:聯邦政府決定撤銷對加州高鐵項目高達4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他指責加州高鐵項目管理混亂、預算嚴重超標,認為紐森執政無方,耗費數千億美元卻始終未能兌現承諾,更直言不會繼續為這個“爛攤子”買單。
要知道,這條連接舊金山與洛杉磯的高鐵線路,已經規劃了十余年,被加州民眾視為世紀工程。聯邦資金的突然撤回,無異于斷了項目的命脈。
紐森顯然不是甘于退讓之人。他迅速展開反擊,態度強硬。第一時間發布聲明,誓言將動用一切手段應對聯邦政府的決策。加州的民主黨議員們也紛紛聲援,將特朗普的行為定義為赤裸裸的政治打壓。
7月14日,在接受采訪時,紐森情緒激動,公開怒斥特朗普,并透露這場爭執起源于對方的惡意攻擊,甚至波及到他的孩子,導致他們在學校遭受嘲笑。他的憤怒之情難以掩飾。
但這只是開始。更具法律效力的反擊發生在7月17日,加州高鐵管理局正式在洛杉磯聯邦法院提起訴訟,針對特朗普政府的撤資決定發起挑戰。
訴狀措辭嚴厲,指責該決定武斷且不負責任,是對行政權力的濫用。而在這一嚴肅的法律文件中,加州方面也不忘將矛頭再次指向中國。
他們指出,美國在高鐵建設上的投入遠遠不及中國,差距巨大。加州高鐵項目,幾乎成了美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痛點”。
加州高鐵老大難項目
加州高鐵的構想最早可追溯至2008年,在時任州長施瓦辛格的推動下,計劃修建一條全長約1287公里、設計時速達350公里、連接舊金山與洛杉磯的高速鐵路。
加州選民曾對此充滿期待,批準了近100億美元的債券資金作為啟動資金。2015年,項目第一階段正式開工。
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巨大。該項目很快陷入幾乎所有大型基建都會遭遇的困境。最初的預算為330億美元,但如今已飆升至令人震驚的1280億美元。
由于成本失控和嚴重延誤,2019年,州長紐森被迫做出艱難決定,大幅縮減項目規模。
原本宏偉的路線被削減至僅中央谷地的一段,從默塞德到貝克斯菲爾德,總長僅約275公里。
諷刺的是,即便只是這段縮短的線路,當前的預估成本也已高達350億美元,遠超最初整個項目的預算,同時還面臨7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
特朗普對該項目的不滿由來已久。早在2019年第一任期,他就試圖取消一筆9.29億美元的聯邦撥款。那次行動在加州政府的法律挑戰下未能成功,最終在拜登政府時期達成和解,資金得以恢復。
不過,特朗普并未就此罷休。今年2月,美國交通部再次啟動對加州高鐵資金的審查;5月,特朗普在白宮明確表態,政府不會繼續為該項目提供資金。
直至7月16日,交通部長肖恩·達菲正式宣布撤回40億美元的項目資金。特朗普更是在社交媒體上高調慶祝,稱此舉是將美國納稅人從資助加州“災難性”、“嚴重超支”的高鐵項目中解救出來,并得意地表示多虧達菲,聯邦資金將不再流向紐森的“騙局”。
面對特朗普的步步緊逼和項目本身的壓力,紐森為何如此強硬,甚至不惜與對方公開對罵、對簿公堂?
除了黨派斗爭因素,加州作為美國第一經濟大州所具備的強大財政能力,無疑是紐森敢于硬剛的最大資本。
他曾直接回應特朗普的撤資威脅稱,若聯邦政府取消撥款,加州將不再繳納聯邦稅。這份經濟實力,使加州在與聯邦政府的博弈中占據重要地位。
盡管中國在高鐵領域起步較晚,但其發展速度之快令人矚目。
中國標桿
當加州高鐵管理局在法律文件中強調美國在高鐵投資上的不足時,特別提到了中國這一全球高鐵建設的標桿。
紐森在聲明中指責特朗普試圖將未來交給中國,并表示加州不會讓其得逞。遠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國高鐵,成了這場爭執中的“對照組”。
加州方面在訴狀和聲明中多次引用中國高鐵的數據。自2008年第一條高鐵開通以來,短短十余年,中國已建成4.8萬公里的高鐵運營線路,占據全球三分之二的份額。
中國高鐵的發展堪稱奇跡,實現了從設計、施工、裝備制造到運營維護的全產業鏈自主化,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復興號動車組,持續以350公里時速引領全球商業運營。
“八縱八橫”高鐵網加快了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的深度融合,將廣袤的中西部地區緊密接入全國統一大市場。京滬高鐵沿線城市GDP占全國比重超過40%,高鐵經濟帶催生了大量新興產業。
智能京張高鐵應用北斗導航和自動駕駛技術;青藏鐵路兼顧工程奇跡與生態保護。高鐵人均能耗遠低于飛機和汽車,是實現“雙碳”目標下的綠色交通選擇。
印尼雅萬高鐵、中老鐵路等項目成功落地,將中國高鐵的技術、標準與經驗轉化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發展動力,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加州方面反復打“中國牌”,其意圖顯而易見,用中國的成功反襯美國聯邦政府在高鐵投資上的吝嗇與不作為,為爭取資金提供道義和現實依據。
將項目上升到國家競爭力和未來主導權的高度,營造出不建高鐵就是向中國低頭的危機感。然而,無論這張“中國牌”在加州與聯邦政府的博弈中成效如何,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高鐵憑借其卓越成就,已成為全球高鐵發展的典范。
紐森的粗口與特朗普的撤資令,表面上是個人恩怨,實質上卻反映出美國基礎設施更新進程中的深層焦慮。而頻頻被提及的中國高鐵,其4.8萬公里的鋼鐵脈絡背后,是長期戰略定力與高效執行力的結合。它超越了政治周期的波動,將藍圖堅定地轉化為改變經濟地理格局的現實力量。
美國高鐵能否突破重重障礙?這不僅關乎鋼鐵與速度,更考驗著一個大國是否能在紛爭中凝聚共識,將目光投向比政治斗爭更遠的未來。
主要信源
中國高鐵領跑世界高速鐵路發展新格局——中國日報網2025-07-14美國加州高鐵項目建設頻遭挫折——人民網2025-07-14加州起訴特朗普政府:美國政府對高鐵的投資,比中國少太多了——觀察者網2025-07-18美國首條高鐵項目遭“斷糧”,加州宣布:為這場“政治鬧劇”起訴特朗普政府——環球網2025-07-18是他先罵我“紐坑”的!美加州州長在節目中痛罵特朗普——2025-07-16 11:11·上觀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