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目標與愿景
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京津翼聯動中原的區域中心城市。
到2035年,建成富強文明美麗的區域中心城市,成為京津翼聯動中原的重要增長極,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邯鄲力量。六個中心建設全面完成,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糧食安全格局更加穩固天藍地綠、河清水暢的美麗邯鄲全面建成,宜居和諧的城鄉格局更加完善,國土空間魅力充分展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二、三條控制線劃定和管控
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89.41萬畝;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787.02萬畝;
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254.97平方公里;
城鎮開發邊界面積擴展倍數為1.3倍。
三、國土空間保護開發總體格局
構建“一圈四軸三帶三區”的國土開發與保護總體格局
發揮“一圈”引領作用,依托中心城區及 30 公里半徑范圍內武安城區和成安、磁縣、臨漳城區共筑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城鎮核心圈形成一體化的職住通勤圈、服務共享圈、產業協作圈。
強化“四軸”集聚發展沿京廣城鎮發展軸、青蘭城鎮發展軸、邯聊城鎮發展軸、邯臨城鎮發展軸規劃區域性設施,打造城市核心空間載體,沿發展帶優化交通組織,強化功能聯系,推動人口與產業空間集聚。
加強“三帶”生態保護功能,以一屏、兩脈、多廊為骨架,建成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邯鄲。
夯實“三區”農業空間基底,推進西部特色農產品區、中部都市農業區、東部糧棉優勢農業區實施差異化的農業分區策略。
四、城鎮空間結構
按照聚焦城鎮核心圈、培育區域中心、做優節點縣城、做特小鎮的思路,形成“一主兩副,多級支撐”市域城鎮體系。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中心城區,打造I型大城市。推動武安和魏縣建設市域副中心,打造 50-100萬中等城市。支持涉縣、大名、曲周培育區域次中心,打造20-50萬I型小城市支持臨漳、磁縣、廣平、館陶、成安、雞澤、邱縣等7個縣域中心,其中臨漳、磁縣、成安打造 20-50 萬I型小城市,館陶、廣平、雞澤、邱縣打造 10-20 萬Ⅱ型小城市。
中心城區形成“一帶、兩軸、五區”的空間布局結構。
加強陽河藍綠生態帶建設,提高沿線文化休閑、綠地廣場等公共空間的用地比例。明確五區的發展重點,東部建設東湖新城,打造創新引領中心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平臺。提升東站樞紐地區的區域競爭力,推進高鐵樞紐、中央商務區、高教科創區和市級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南部發展滏陽新城,打造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平臺,推進邯鄲機場、高鐵南站等樞紐建設。西部構建生態新城,打造城市雙修示范區,依托邯西生態示范區、邯鋼退城搬遷等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生態環境。北部建設產業新城,打造文旅生態休閑區和產城一體濱水新城,依托北湖、黃梁夢景區,形成高品質生活和產城融合區。
五、綜合交通體系
航空
將邯鄲機場打造成為全國重點支線機場,實施邯鄲機場改擴建,構筑便捷的機場集疏運體系,打造輻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航空貨運樞紐門戶。完善通用航空機場布局打造“民航+通用”航空運輸體系。
鐵路
高速鐵路。東西方向近期建設長邯聊高速鐵路,遠期向西延伸至蘭州,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南北方向近期建設石邢邯城際鐵路,遠期向南接入河南城際網絡。東北東南出海方向,預留邯衡城際、邯潢城際、太徐高鐵通道,連入京津冀、長三角港口群。規劃建設高鐵動車所。
普通鐵路。提升京廣鐵路、邯濟鐵路、邯長鐵路、邯黃鐵路四條貨運干線主通道服務能力,推動邯黃鐵路擴能改造并南延至晉豫魯重載鐵路。提升地方鐵路運能,增加鐵路聯絡線。構建多層次貨運場站體系,完善貨運場站設施布局,結合重要港區布局貨運服務型樞紐,推動港產聯動發展。
市郊鐵路。利用邯長鐵路、京廣鐵路、邯濟鐵路以及馬磁線改造提升等復合通道運能余量建設3條市郊鐵路,規劃新建2條市郊鐵路。
公路
形成“五縱、三橫、一環”的高速公路網絡。“五縱”分別為太行山高速、邢新高速、京港澳高速、京武(雄鄭)高速、大廣高速。“三橫”分別為邯邱高速-邯太高速(預留至太原通道)、邯館高速-青蘭高速、青蘭高速-邯長高速(向東為邯長高速東延,向西預留至長治通道)。“一環”為環城高速環。形成“六縱五橫一環”于線公路網絡。
構建外圍區縣互聯互通環路。“六縱”分別為 G234、S244-S243 G107、G515、G230、G106。“五橫”分別為 G514、G309、S347、S349“一環”為市域組團聯絡環線,通過對現狀S348(西延)公路提級改造和規劃新建,串聯永年、武安、峰峰、磁縣、臨漳、魏縣、成安和肥鄉。加強主城區與周邊區域以及各縣實現市域各縣區網絡化、快速化連接。域之間的互聯互通。
中心城區道路交通
規劃快速路主要承擔主城區與組團城區之間長距離快速交通,形成由環城路、二環路、機場快速路、邯峰快速路、青蘭高速西連接線、邯武快速路、邯太高速連接線、邯永快速路、邯臨路、邯館高速連接線、邯肥快速路、邯成快速路、邯臨快速路、東環路南延組成的“雙環十二放射”系統。
軌道交通。預留6條城市軌道線路建設空間。適時推進1號線和4號線建設,加強東湖新城、老城區、南新區、北湖新城、南湖等重點地區連接,預留軌道車輛停車保養等場站用地。
客運樞紐。打造邯鄲東站樞紐、邯鄲機場+高鐵南站樞紐和邯鄲站樞紐。邯鄲東站樞紐依托京廣高鐵服務東部新城以中長距離運輸為主,兼顧城際功能。將長邯聊高鐵、石邢邯城際接入邯鄲東站,對鐵路站房和站場進行改擴建,滿足新接入線路的需求。邯鄲機場+邯鄲南站樞紐利用市郊鐵路及聯絡線將長邯聊高鐵、石邢邯城際接入機場,打造綜合交通樞紐。規劃新增石邢邯城際永年站,提高邯鄲站、馬頭站峰峰臨水站等普鐵客站設施服務水平。長途汽車站保留主城區客運中心站和客運西站,規劃新增高鐵南站長途汽車站和峰峰、永年、肥鄉長途汽車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