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近日走進吉林省,煥然一新的美麗鄉村讓記者們印象深刻。
記者來到地處長白山東麓、海蘭江畔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光東村,盎然生機映入眼簾。過去不知名的小村莊,如今隨著當地利用豐富的自然文化資源,規劃盤活閑置資產,打造一系列農文旅結合的項目。“長白山下朝鮮族美麗村莊”逐漸打出了名聲。
游客在光東村旅游。新華社記者 張文嶸 攝
“來到光東村,你可以在這吃朝鮮族的民俗美食,住我們朝鮮族的特色民宿,體驗我們的民俗文化。”光東朝鮮族民俗旅游公司副總經理張會玲說。
如今的光東村面目一新:千畝良田打出了自己的糧食品牌,錯落有致的朝鮮族民居歡迎著各地游客,環游稻田的慢火車講述著農耕故事。
記者體驗“稻田慢火車”。新華社記者 張文嶸 攝
中國一汽駐光東村第一書記時彥鵬說,在村里邊走的時候,會發現非常多的小巧思。“包括我們的垃圾桶、包括我們的小路燈、地上的草坪燈,你會看到很多的小巧思。”
游客在吉林鄉村感受“慢生活”。新華社記者 張文嶸 攝
近年來,中國越來越多的農村實現了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鄉村旅游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位于吉林省長春市的馬鞍山村與文旅企業合作成立公司,建起民宿、采摘園、研學基地等多個產業。
踐行“兩山”理念,農文旅融合發展,三產協同共進,馬鞍山村從“泥水村”蝶變為“鮮花村”,年接待游客60萬人次,村集體經濟收入顯著提升,走出了一條致富新路。
馬鞍山村農民閑置的房屋被改造成民宿。新華社記者 張文嶸 攝 馬鞍山村村民成為民宿服務員。新華社記者 張文嶸 攝
最近,全國產糧大縣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流量”不小。呼吸田野空氣,逛吃農村早市,欣賞落日美景……不少宿營愛好者把在這里的故事拍成短視頻發布在社交媒體上。
吉林梨樹南河房車宿營地。(受訪者供圖)
以300畝河岸風光為幕,黑土地上,梨樹南河房車宿營地吸引各地游客紛至沓來。為創新暑期農文旅服務,梨樹縣為游客們準備了千余免費泊位、24小時衛生間、淋浴間、洗衣機、曬衣繩,讓游客們洗菜做飯、洗漱清潔一站滿足。
哈爾濱游客方立明說,“這里充電很方便,每天晚上尤其是我們插電混動的車經常晚上在這兒充電,包括房車用它充電很便捷。然后這邊就是梨樹南河公園的一個廣場,晚上的時候,你吃完飯了,咱們可以在這邊遛遛彎。水面上,就是南河的水面上還有一個舞臺,它也會有東北的二人轉文化,也會去做一些表演。”
吉林梨樹南河房車宿營地的落日余暉。(受訪者供圖)
白山松水,黑土流金。當傳統農業邂逅現代文旅,當生態資源碰撞悠悠文脈,農文旅融合下的產業變革正在這片沃野上澎湃生長、釋放活力。
記者:張文嶸、鮑佳藝、司曉帥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