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有識之士反應過來了:不能讓特朗普這么干,跟中國疏遠的代價,越南承受不起!
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
隨著美國的關稅大棒落下,越南這個出口貿易占GDP總量90%的國家,正在夾縫中艱難求存。20%的普通關稅,再加上40%的“轉運商品”關稅,讓越南企業(yè)們苦不堪言。
因為越南本來出口到美國的服裝產品,就要繳納15%到17%的關稅,所以相對來說,特朗普公布的20%的關稅稅率,對于越南來說,其實并沒有太大影響。
真正讓越南制造商們難以接受的,恰恰是40%的“轉運條款”。
眾所周知,越南紡織業(yè)大量原材料,都依賴從中國進口,占比高達70%。這也就意味著,在短時間內,越南很難找到足以替代中國的原材料產地,將不可避免的受到“轉運條款”的懲罰。
而這才是特朗普的真正目的,通過打擊越南的轉運貿易,來實現對中國的“間接圍堵”。
美國總統特朗普
長期以來,越南經濟都嚴重依賴對外貿易,從中國進口關鍵的原材料,然后在越南本土組裝和加工后,銷往美國市場,從中賺一筆“加工費”,靠著這樣一套模式,越南已經成為東南亞地區(qū)的制造業(yè)大國。
但隨著越南對美貿易順差越來越多,去年這一數據甚至飆升到了1230億美元,自然也就引起了特朗普政府的注意。
所以在本輪關稅施壓中,特朗普一上來就將目光瞄準了越南這個嚴重依賴對美貿易的國家。而越南也確實如同美國預料的那樣,為了確保對美商品的穩(wěn)定供應,很快就答應了談判條件。
但隨著“轉運限制條款”的生效,越南政府加快審查力度的一系列動作,不禁引起了越南國內一些企業(yè)的擔憂——“按照特朗普說的這樣做,越南很有可能惹惱中國,到底值不值得呢?”
越南一家紡織大廠董事長陳如松就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對于那些使用中國原料、在越南加工的產品,出口到美國的關稅到底會是多少?
越南首都——河內的服裝店
越南作為東盟國家中,第一個跟美國達成初步協定的國家,到底是取得了更加有利的談判成果?還是說顧此失彼、放棄了太多的利益?這些都是越南服裝制造商們,最為關注的問題。
通過這些質疑聲,其實也就不難發(fā)現,越南國內有一批有識之士,已經反應過來了:不能讓特朗普這么干,倘若因為美國的施壓,就跟中國疏遠,最終只會損害越南自身利益。
一方面,越南對中國原材料高度依賴,即便是面對美國的關稅威脅,也很難做到“去中國化”;另一方面,越南也需要來自中國的大量投資,來提振本國經濟,因此需要穩(wěn)定中越關系。
這也就注定了,越南對于特朗普擺出的關稅條款,很難照單全收。而且除了越南之外,其他國家也無法做到“去中國化”。
道理也很簡單,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個經濟體之間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想通過粗暴的關稅手段,來剝離這種聯系,很顯然是不現實。
而中方這邊的態(tài)度,也早就十分明確了——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跟美國達成所謂的交易,否則將予以堅決反制。
中越外長會面
越南也應該掂量掂量這句話的輕重,切莫因小失大、顧此失彼。而特朗普無視全球供應鏈的運作方式,悍然對他國商品加征關稅的魯莽行徑,最終也只會對美國自身造成劇烈反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