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車來人往的萬航渡路愚園路路口,信號燈運行模式悄然變化:增加1個東西直行相位,東西相位時長由 60 秒增加到 80 秒,南北直行相位時長則由 130 秒減少到 110 秒。
一個路口交通組織方案的優化調整,直接帶動了周邊路段通行能力的增長——在車流量提升3.3%的情況下,平均車速反而提升14.4%,車均停車次數減少了10.6%。
很少有人知道,這一精確到秒的信號燈優化調整方案,依靠的是AI大模型的“智慧”。
近年來,上海公安交管部門通過科技賦能、數據驅動、智慧治理等探索,提升超大城市交通治理的智能化現代化水平。
大模型治理交通“腸梗阻”
為萬航渡路愚園路交通“腸梗阻”提供優化治理方案的,是上海市公安局交管總隊組織研發的交通治堵大模型。
2021年,上海公安交管部門開始建設被稱為“易的pass”的上海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統。經過優化和迭代,現在已能提供覆蓋全市3.3萬個路口的交通態勢監測、即時擁堵告警、常發擁堵問題診斷等服務,并提出針對性治理措施。
今年年初,公安交管部門探索將大模型技術融入“易的pass”,以提升交通智能管理水平。通過數月的技術攻關,如今,搭載交通治堵大模型的“易的pass”2.0版本已上線運行。“這個大模型是基于‘易的pass’系統的數據底座和知識庫能力,通過學習民警實戰管控策略,結合路網連接規則與通行優先級設定等內容,利用大模型基模能力智能推理并不斷調優訓練后形成的?!笔泄步还芸傟牽萍贾ш犡撠熑松V緞傉f。
值得一提的是,“易的pass”交通仿真模塊還能仿真治理措施運行,對大模型推理出的治堵措施進行預評估。在桑志剛看來,這能讓大模型在“試錯”中逼近“最優解”,逐步完成從“工具”到“專家”的轉變。
近期,“交通治堵大模型”再次實現技術性突破。針對“車輛滯留路口”現象,系統的擁堵告警響應時間,已從5-10分鐘縮短至5-10秒,信控方案優化周期由1-2周壓縮至1-2天,方案執行效率提升數十倍。
數據智能“掃描”交通風險
“內環高架外圈武夷路下匝道車輛異常滯留”——昨天10時33分,上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總隊情指中心,智能大屏跳出一條交通異常事件預警信息。
市公安局交管總隊情指中心科長戚悅,點開“交警情指行一體化實戰平臺”的預警信息詳情頁,查看智能感知設備拍下的現場視頻和照片。“確認異常情況后,我們會將信息推送給最近的執勤民警,及時趕到現場處置?!?/p>
每天,接入“易的pass”的道路交通安全風險洞察系統,會推送類似的交通異常事件預警信息50多條。
依托視覺大模型的動態識別能力,搭載智能系統的感知設備,能自動識別復雜多變的道路情況,進行AI分析、實時報警,并提供現場視頻和照片供人工核驗、確認。
據介紹,這一系統以“人、車、路、企、事”為核心支點,通過集聚全量事故、違法、警情等各類不同渠道的交通數據,交匯整合后構建起交通要素的全息檔案庫,進而應用賦能于不同的交通管理研判模塊。比如,針對大型車輛安全管理,上海公安交管部門首創注冊地、經營地、項目地、事故地“四地聯管”機制,實現責任監管鏈條的無縫銜接。
不同路段、不同時段的交通警情、事故和違法類型等情況,都能在系統實時查詢。動態、精確的數據,支撐了公安交管部門采取更具有針對性的“小切口”式執法整治行動,讓有限的警力發揮更大的現場執法效能。
“易的pass”系統不斷拓展智能模型應用,也在影響交警的勤務管理方式。長寧公安交管支隊改變了以往“大塊切割”的管理模式,細分組建24個民警輔警聯動執勤的“最小作戰單元”,試點將“車輛通過路口等燈時長”“秩序亂點治理達標率”等作為考核標準,打破對一線交警工作成效的傳統評估方式。
無人機助力事故快處
交通管理需要聰明的“大腦”,也需要敏銳的“眼睛”。功能復合的電子警察、靈活機動的警用無人機等智能設備,已成為提升上海城市交通管理效能的利器。
7月10日7時30分,上海逸仙路高架往大柏樹方向立交處,兩車發生碰擦后滯留原地,正值早高峰時段,后方堵塞車輛越排越多。
市公安交管總隊高架支隊警用無人機發現這一狀況后,自動拍攝采集雙方車牌、事故現場照片等信息,并向民警推送交通異常預警。
7時33分,高架支隊民警聯系上當事車主,結合無人機傳回的事故證據信息,指導雙方將車輛駛離高架,使用“隨申辦-上海交警專區”完成快處易賠。兩分鐘后,高架立交橋上的臨時性交通堵點恢復通暢。
7時40分,民警出具事故責任認定,并推送至事故當事人的“隨申辦”,雙方均無異議,確認信息后便收到了快處易賠辦結短信。
今年4月開始,上海內環高架道路已實現無人機自動巡飛全覆蓋,截至目前,已協處事故200多起,事故車輛滯留平均時間由原來的10分鐘縮短為4分鐘,極大改善因事故造成擁堵、二次事故等情況。
實線變道、未依次交替通行、隨意加塞、違法停車……在警用無人機的視野里,這些交通違法行為可謂一覽無余。以楊浦周家嘴路黃興路路口為例,自啟用無人機輔助現場執法以來,該路口車輛違法行駛比例直線下降,早晚高峰期間路口通行效率提高20%。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海警方利用無人機協助快處快撤事故、拋錨等突發事件6200余起,執飛路段“110警情”同比下降11.3%。
來源 | 解放日報
作者 | 鄔林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