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2025年7月11日,多家網絡平臺傳出消息,曾經炙手可熱的AI初創企業Manus悄然清空其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發布的全部內容,官網對中國IP地址直接顯示“不可訪問”。
截圖自Manus官網
深入調查發現,Manus已將北京與武漢兩地的辦公場所清空,裁撤80名員工,僅保留40名技術核心人員遷往新加坡。令人不解的是,僅僅四個月前,央視新聞頻道曾用長達5分鐘的時間專題報道Manus,稱其“具備超越ChatGPT的能力”。
央視報道截圖
那么,Manus為何突然“撤離”?是否源于對海外環境的過度向往?
130天“過山車”式起伏
Manus的崛起速度令人咋舌。3月6日產品發布當天,服務器因訪問量激增而癱瘓,200萬人在線排隊申請測試資格,甚至有人在閑魚平臺上花費5萬元購買邀請碼。
Manus的邀請碼一度被炒至5萬元甚至以上
央視記者現場測試:要求生成一段地球飛往木星的動畫,系統不僅成功完成,還能實現360度細節觀察;要求一份旅游攻略,天氣、路線、酒店等信息一應俱全。
做旅游攻略
當時人們普遍認為,中國終于擁有了能夠與OpenAI抗衡的AI平臺。4月,Manus獲得7500萬美元融資,由美國Benchmark資本領投,多家現有投資方跟投,公司估值迅速攀升至5億美元。
創始人肖弘彼時信心滿滿,宣稱要“打造全球通用產品”,但鮮有人關注融資協議中的隱藏條款:投資方要求將公司注冊地轉移至新加坡,接受美國監管審查,并優先使用OpenAI的接口。
肖弘(右二)與創業伙伴合照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6月9日央視《贏在AI+》節目仍在高度評價Manus“開創人機協作新紀元”,而到了7月,公司卻突然發生重大變動。
北京與武漢的辦公場所一夜之間人去樓空,80名員工收到解聘通知,雖然補償方案相對優厚,提供N+3或2N的賠償,但要求簽署“自愿離職”協議。40名技術骨干則被迅速轉移至新加坡,月薪高達1.6萬美元,是國內薪資的三倍。
資本操控下的“提線木偶”:美國投資方慣用手法
這一系列操作顯然并非出于經營效率提升,而是資本力量主導的結果。Benchmark資本并非首次采取此類策略,2024年他們投資的HeyGen公司同樣經歷類似流程:從深圳起步,融資后注銷中國公司,將總部遷至洛杉磯,后續融資規模擴大十倍。
創始人肖弘在其社交平臺發文感慨:“許多煩惱并非來自業務本身”,“經歷諸多難以言說的艱辛”,言下之意即是:美國投資方擔憂技術留在中國,強制要求遷移總部。
更令人震驚的是,Manus不僅刪除了所有微博與小紅書內容,連與阿里合作的官方公告也被悄然撤下,中文官網對中國用戶直接屏蔽。有前員工吐槽:“這哪里是全球化,分明是與中國市場切割。”
官網被清空
Manus如此“順從”的背后,與其技術基礎密切相關。盡管央視曾給予高度評價,但實際上Manus并未自主研發大模型,而是整合了Claude與阿里通義模型,相當于在他人技術基礎上進行界面優化。
模型套殼,包裝“體力活”
這種“集成”模式成本極高,調用一次GPT-4 API需花費數美元,用戶越多虧損越嚴重。數據顯示,其訪問量從3月的2376萬次下降至6月的1781萬次。
用戶熱情消退后迅速流失,反觀另一家中國AI企業DeepSeek,堅持自主研發,目前已躍居全球AI平臺第三位,經營狀況穩健。
類似案例并非孤例。2024年微軟曾要求中國AI團隊遷往美國或澳洲,否則取消崗位;2025年初鷹眼智慧中醫公司直接解散,拖欠員工四個月工資;韓國亦爆出工程師試圖盜取半導體技術轉投中國企業的事件。
算法裁員,碾碎普通人
這些案例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技術再強,缺乏資金支持也難以為繼。在中國AI企業前50強中,阿里、騰訊僅排在第20名左右,而Manus能進入第36位已屬不易,但仍無法抵御資本斷供的壓力。此次美國并未直接限制技術出口,而是通過切斷投資渠道實現釜底抽薪。
結語
Manus的興衰如同一面鏡子,映射出中國科技企業的困境:接受海外資本必須服從其規則,堅持自主研發又面臨資金短缺。
然而,DeepSeek的成功證明,獨立發展同樣可行。未來中國AI若想真正崛起,必須雙軌并行:既要保持開放合作,更要牢牢掌握核心技術。
你認為Manus的遷址屬于“逃離”嗎?中國AI企業該如何破局?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信源:杭州日報2025—07—11——Manus清空微博,官網顯示“你所在地區不可用”,此前曾砍掉2/3中國區員工央視網2025年03月21日——“智能體”來了!人工智能新成員Manus有啥新本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