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第18輪對俄制裁總算落地,這一壺,確實夠俄羅斯喝上一陣子的。
先看制裁內容有多扎心:硬生生把俄羅斯石油出口價卡死在47.6美元,比現在國際市場價低了近三成。要知道,石油出口占俄羅斯財政收入的40%還多,這一刀下去,等于直接掐住了錢袋子。更絕的是,徹底禁止歐盟運營商碰北溪管道——那幾條曾日夜輸送天然氣的“能源大動脈”,如今成了趴在海底的廢鐵,連維護都不讓沾邊。
金融方面更狠,22家俄羅斯銀行被踢出SWift系統。這可不是簡單的“拉黑”,等于讓這些銀行跟國際金融圈徹底斷了聯系,企業想跨境轉賬?難了。還有那105艘俄羅斯“影子船隊”,說白了就是繞開制裁偷偷運油的貨船,這下連船帶附屬設施全被盯上,想暗度陳倉?門兒都沒有。無人機技術也被死死按住,從芯片到零部件,一概不準往俄羅斯運——要知道,戰場上無人機的作用有多關鍵,這等于直接卡脖子。
俄羅斯那邊氣得跳腳,外交部發言人當場撂狠話“強烈抗議”,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真沒啥太好的轍。
說起來,歐盟為這輪制裁吵了快一個月。匈牙利一開始死活不同意,畢竟它家煉油廠80%的原油都來自俄羅斯,最后好不容易妥協,換來了個“半年過渡期”。德國更糾結,一邊怕能源斷供影響民生,一邊又得跟著歐盟“表決心”,最后咬著牙投了贊成票。
但俄羅斯也不是坐以待斃。石油出口悄悄轉了方向,對印度、中國的出口量今年漲了27%,價格還比給歐洲的高5美元——反正你不買有的是人買。SWift被踢后,俄羅斯跟土耳其、伊朗搞起了本幣結算,人民幣在俄外貿中的占比從去年的7%沖到了現在的19%。至于無人機,據說已經從伊朗、朝鮮弄來了不少替代貨,戰場上照樣能用。
國內壓力確實大。街頭采訪里,莫斯科老百姓罵聲不少,有人舉著標語“別拿我們的錢包開玩笑”。但普京最近在集會上喊得挺響:“西方越施壓,我們越要團結”,底下支持者的歡呼聲也不小。所謂的“民粹主義”?更像是外界的猜測,俄羅斯國內現在擰成一股繩的情緒,比想象中要濃。
耗著?確實在耗,但不是坐以待斃地耗。俄羅斯央行上周剛宣布,外匯儲備里的黃金占比提到了23%,比三年前翻了一倍——這是在為長期對抗攢底氣。歐盟那邊也不輕松,制裁生效后,德國化工企業巴斯夫立馬宣布減產,因為俄羅斯的廉價天然氣沒了,成本漲得扛不住;意大利加油站的油價又漲了8毛錢,老百姓怨聲載道。
說到底,這更像一場“比誰先扛不住”的拉鋸戰。歐盟想靠制裁逼俄羅斯讓步,俄羅斯則在想辦法把損失降到最低。
你覺得這輪制裁能起多大作用?俄羅斯能扛過去嗎?來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
【官媒來源】
- 新華社 2025年7月15日《歐盟通過第18輪對俄制裁 俄外交部:將采取反制措施》
- 央視新聞 2025年7月16日《歐盟制裁落地 俄石油出口轉向亞洲市場》
- 參考消息 2025年7月17日《歐盟內部對俄制裁分歧加劇 多國擔憂民生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