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還沒開始,情緒就先失控了
7月18日,中超聯賽天津津門虎主場對陣成都蓉城。比賽尚未開始,成都球員韋世豪在熱身階段就與看臺球迷發生激烈言語沖突。全場比賽,他始終被噓聲包圍,辱罵不絕于耳。第89分鐘,他點球破門,隨即做出“閉嘴”手勢回擊挑釁;之后因拼搶動作過大被罰下,離場時情緒徹底崩潰、當眾落淚。
這場原本該聚焦技術與勝負的比賽,被看臺上的極端情緒徹底帶偏了方向。
“問候家人”,不是情緒,而是底線潰敗
球迷有表達立場的自由,主客對立在所難免。但辱罵球員的家人,早已越過了理性的邊界。這不是宣泄情緒,而是對個人尊嚴的公然攻擊,更是對足球文化的扭曲。一部分極端觀眾甚至將辱罵視為“干擾戰術”,美其名曰“制造主場壓力”。但這樣的看臺策略,只會消耗掉足球應有的尊重與純粹。
文明觀賽的底線,不能在罵聲中一退再退。
極端情緒,不該主導主場文化
韋世豪不是第一個被圍攻的球員,也不會是最后一個。近年來,中超球場屢見類似場景。主客場制度原本是聯賽特色,如今卻在部分看臺上,演變為“誰聲音大,誰就有理”的極端比拼。
值得警惕的是,這種情緒化、攻擊性的球迷文化正在蔓延。原本用于表達歸屬感的主場支持,逐漸被一股越來越偏激的“反對氣氛”取代。球迷的不滿情緒借由比賽找到出口,而個性鮮明、有爭議的球員,則成為最易遭殃的對象。
足球當然可以有對抗,但對抗不是仇恨,立場也不能等于敵視。真正成熟的球迷文化,應該能兼容激情與克制、支持與尊重。
一場比賽的輸贏,抵不過看臺文明的崩塌
韋世豪的紅牌是技術層面的代價,但他情緒崩潰的背后,是精神上的崩盤。一場比賽終會結束,但辱罵的回響、對人的傷害,可能遠超場上的90分鐘。當辱罵成為某些人看球的“必選項”,看臺對普通球迷的吸引力就會迅速衰減。愿意帶孩子來看球的家庭、想安靜享受比賽的球迷,被排擠、被裹挾,球場逐漸失去開放與包容的氛圍。足球可以吵、可以急、可以吼,但不該粗暴,不該惡毒。 真正熱愛足球的人,不會把看臺變成情緒垃圾場,更不會以“罵崩一個人”為勝利。支持球隊,不等于侮辱對手;有激情,也要有克制。
主場應該熱血,但不能失控;應該有氣勢,但不能靠低俗維系。我們需要的,是有溫度、有邊界、有力量的球迷文化。
讓愛,不變味
韋世豪的眼淚,是個人情緒的崩塌,也是整個足球環境失衡的縮影。
我們當然可以對一名球員不滿,可以發出噓聲,但不能把一場比賽,變成一次情緒宣泄的集體狂歡。足球值得熱愛,但更值得尊重。別讓對立演變成傷害,別讓激情背離了初衷。讓看臺回歸吶喊的熱血,讓足球重拾競技的純粹;讓對抗回歸場內,讓熱愛回歸理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