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一、核及美俄最新交鋒
二、排山倒海:2022年俄人密集的核威脅
三、色厲內荏:2023年后式微的俄核聲量
四、破解核武迷信的前景
歡迎關注本號:
烏克蘭全面戰爭背景下,俄人像祥林嫂一樣,長時間、持續地、重復發出俄核威脅,二戰后以來這并不多見。本文打算梳理俄人的核武之聲。
一、核及美俄最新交鋒
俄人2022年發出的核威脅非常頻繁且徒勞,現在這種威脅已是黔驢技窮。
不過,核武非同尋常,具有普通炮彈難以匹敵的威力,二戰后冷戰局面長期延續與此不無關系。美俄對抗,核武往往是最后的殺手锏。
其他國家見此,也紛紛發展核武。如今,聯合國“五常”之外,印、巴、北韓都有了核武。烏克蘭棄核后遭到俄國侵略,刺激了一些國家發展核武的念頭,伊朗2025年6月因此受到以色列、美國轟炸。
德國最近獲得了英國的核共享——不然,無法消除德國核武的念頭。
烏克蘭戰爭事關人類命運,若俄戰敗卻因核武逃避了懲罰,那么將繼續刺激各國追求核武。相信,川普不會關注這一層。
針對波蘭、立陶宛之間的俄國飛地加里寧格勒,7月16日,在德國威斯巴登舉行的美國陸軍協會首屆歐洲陸軍大會上,美國駐歐洲和非洲陸軍司令克里斯托弗·多納休稱,美軍及其北約盟國擁有迅速奪取加里寧格勒的能力,并已制定了快速拿下加里寧格勒的規劃,并徹底摧毀駐扎在那里的俄軍。
一如既往,俄人對此反應強烈,且祭出核武。
7月17日,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稱,北約攻擊加里寧格勒意味著攻擊俄國,將引發俄包括使用核學說在內的一切反擊措施,這是“引發三戰并演變為全球沖突的計劃,這場沖突中不會有贏家。”
同日,俄聯邦委員會國防安全委員會委員穆拉托夫稱,任何對俄領土的攻擊“都將產生極其嚴重的后果。”“得到的回應會比俄軍在烏克蘭的行動要強硬得多。”
歐美別無他法,只能援助烏克蘭,援助核武之外的各種先進武器。烏軍攻入庫爾斯克了,也沒見俄人所謂“極其嚴重的后果”。
筆者相信,“蛛網行動”以來,烏克蘭應該正在醞釀新的大招。若烏克蘭成功給俄國去核武化、去軍事化,則烏克蘭對于世界的貢獻不亞于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一國。
俄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儲備:核彈頭5400-5600枚之間。逃出俄國的核專家稱,俄人現在的核武能正常使用的不超過1/10。即使1/10也是不小的數字。
俄人叫囂使用核武,每每此時,小黃鴨們便激動不已,莫非不知自己曾經是被威脅的那個?還是美阻止了那場遭難。
當今世界,敢于赤裸裸挑戰國際秩序、公開粗暴踐踏國際法的國家,非俄莫屬,最典型的表現是全面入侵烏克蘭——一個美俄英承諾保護的棄核國家。
俄人敢這么做,最大的仰仗莫過于核武。因此,烏戰全面爆發后,俄人頻頻祭出核言論,試圖恐嚇世界,為其貪欲與野蠻開路。
普汀仍相信能實現其目標
二、排山倒海:2022年俄人密集的核威脅
以下逐條列舉全面戰爭爆發后,2022年俄人發出的核威脅,若有遺漏,望讀者指正、補充。
2022年2月24日,俄軍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俄總統普汀發表電視講話,稱“無論誰試圖阻礙我們,或威脅我們,都應知道,俄羅斯的回應將是即刻的,并將導致你們在歷史上從未面對過的后果。”俄人試圖阻止北約或西方直接干預,多數國家確實被威懾了,除了英國。
2月27日,普汀下令核威懾力量進入高度戒備,“我命令國防部長和總參謀長將威懾力量置于特殊作戰值班狀態。”這是對西方軍援烏克蘭的回應。
3月2日,俄外長拉夫羅夫稱,“第三次世界大戰當然將是毀滅性的核戰爭。”
3月23日,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稱,“如果國家的存在受到威脅,俄羅斯將使用核武器。”
3月26日,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稱“我們決心捍衛國家的獨立和主權……隨時準備對任何侵犯我們國家獨立的行為給予強硬回應。”
4月20日,普汀談及新型洲際彈道導彈RS-28“薩爾馬特”試射,稱“這種導彈將使那些威脅俄羅斯的人三思而后行。”
4月24日,拉夫羅夫警告西方支持烏克蘭時稱,“進一步支持烏克蘭可能導致緊張局勢,可能引發涉及俄羅斯全部武器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4月25日,梅德韋杰夫認為西方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可能導致“核戰爭風險”。
9月27日,梅德韋杰夫稱,“如有必要,俄羅斯有權使用核武器……以捍衛我們國家的領土完整,包括新吞并的領土。”
9月30日,普汀宣布非法吞并烏克蘭被占領土(頓、盧、赫、扎)時,將西方提供遠程武器視作“紅線”,“當我們國家的領土完整受到威脅時,我們當然會使用一切可用的手段來保護俄羅斯和我們的人民。這不是虛張聲勢。”
10月1日,梅德韋杰夫稱,“西方不應低估俄羅斯在領土完整受到威脅時使用核武器的決心。這不是虛張聲勢。”
10月23-24日,隨著俄軍秋季戰場失利(赫爾松戰役),俄防長紹伊古和外長拉夫羅夫指責烏克蘭“正準備使用‘臟彈’進行挑釁。”并反過來以“臟彈”烏克蘭,遭到國際社會指責,中印也反對使用核武。
拉夫羅夫,好斗的俄外長
于是,10月27日,普汀否認準備使用核武器,“我們認為沒有必要這樣做。這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沒有意義。”
10月30日上午,俄防長紹伊古在第十屆北京香山論壇上,提及觸發俄使用核武器的條件,稱“僅會在俄遭到核打擊時或國家存亡面臨威脅時才會使用核武器。”
12月10日,普汀稱“俄羅斯可能會考慮正式增加預防性核首次打擊的可能性,以解除烏克蘭的武裝。”
12月25日,梅德韋杰夫在《俄羅斯報》發文稱,“今天唯一能夠阻止敵人的手段是,他們明白俄羅斯將以核威懾政策為主導。如果出現實際威脅,俄將按該政策采取措施。”
以上是全面戰爭爆發后第一年里,俄方領導人發出的核威脅,至少17次。只是17次威脅的同時,西方援助越來愈多,烏克蘭也收回了赫爾松首府,俄人猶如黔驢,技已窮也。
三、色厲內荏:2023年后式微的俄核聲量
第一年排山倒海式的核威脅無效后,俄人看著一堆破煤氣罐,有些泄氣,但畢竟是具有實實在在重大殺傷力的重器。因此,依舊時不時拿出來說事,色厲內荏而已。
2023年1月22日,俄杜馬主席維亞切斯拉夫·沃洛金警告核報復,“如果華盛頓和北約國家提供武器,用于攻擊平民城市和試圖奪取我們的領土,正如他們所威脅的那樣,這將導致使用更強大武器的報復措施。”
2月21日,普汀在聯邦議會年度講話中宣布暫停《新戰略武器削減條約》,稱“俄羅斯不是退出條約,而是暫停參與。”
2月26日,普汀在俄第一頻道(Russia-1)采訪中警告稱,“西方想消滅俄羅斯,我們別無選擇,不得不考慮北約的核能力。”
3月25日,普汀宣稱,“我們將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器。”
6月13日,俄政治學者謝爾蓋·卡拉加諾夫呼吁對歐洲使用核武,“我們必須打擊幾個國家的多個目標,以使那些失去理智的人恢復理智。”
9月12日,梅德韋杰夫威脅稱,“西方對基輔的武器供應使核末日更近。”
10月6日,普汀稱,“我們成功試射了具有無限航程的核動力巡航導彈(海燕)。”號稱具備全球打擊能力。
11月2日,普京簽署退出《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法案。
2024年2月18日,梅德韋杰夫在Telegram上稱,“如果西方不同意恢復俄1991年邊界的要求,我們將打擊基輔、柏林、倫敦、華盛頓等核三位一體飛行目標。”
西方情報機構3月確認俄在白俄部署了核武器。
訓練中的烏軍士兵
5月30日,俄外交政策委員會成員德米特里·蘇斯洛夫稱,“如果西方允許烏克蘭使用遠程武器襲擊俄本土,這將使沖突達到根本不同的水平,并導致核戰爭。”
8月29日:普汀警告,“核戰爭,或第三次世界大戰,將在美國本土打響。”
隨著拜登解除烏克蘭使用西方武器攻擊俄本土的禁令,11月19日,普汀批準新的核戰略,稱“核威懾旨在讓潛在對手明白,對俄聯邦及其盟友的侵略將不可避免地遭到報復。”
11月21日,普汀確認使用中程導彈襲擊了烏克蘭,“這是一枚新的中程彈道導彈,用以回應美國生產和部署中短程導彈的計劃。”
2025年5月4日,普汀稱,“我們沒有必要使用核武器——我希望不會有這種必要。我們有足夠的力量實現2022年開始的特別軍事行動目標。”
6月1日,“蛛網行動”嚴重損毀了包括圖-95和圖-22M在內的一批核載機,普汀稱“俄將不得不對烏克蘭襲擊載核飛機的機場作出回應。”
隨著川普轉變立場,7月12日,《每日電訊報》稱,“絕望的普汀可能會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
加上美國將軍對加里寧格勒的威脅,俄人再次發出和威脅,即本文第一部分介紹的7月17日的情況。
四、破除核武迷信的前景
通過上述梳理可以發現,俄人核威脅的頻次急劇降低,以不完全統計的上述信息來看,2022年核威脅16次,2023年降低至8次(其中一次是學者發出的),2024年再降至4次,2025年至今有4次。
2025年剩余時間里應該還會出現俄核武威脅,但不可能像第一年那么頻繁,川普已宣稱提供“頂級導彈”了,還能怎么畫“紅線”呢?
一些地方,流行鵝粉。在其心中,俄人是常勝的,核武是萬能的。部分川的粉也是如此。
川普背棄布達佩斯精神,無視承諾保護棄核國家烏克蘭的義務后(買賣交易武器絕非盡義務),一些國家更覬覦核武,世界籠罩于核武陰云下。
以色列有沒有核武還不確定,以軍與美軍卻轟炸了伊朗核設施。
若是伊朗擁核,即使不用,中東的天空也將籠罩于核陰云下,就像伊朗女性頭上的頭巾。暫時被以色列化解了,但并未清除。
看看俄人三年多來的核威脅,結果就是個笑柄。
俄人以核武劃“紅線”,威脅西方不得援烏、不得援烏重武器、援烏武器不得用于打擊俄本土、西方不得威脅俄本土。
結果,烏克蘭與西方該做的都做了,俄人則除了威脅就是減少威脅。
不過,核陰云仍在,核迷信猶存,那些為俄核武叫好的黃鴨們,大概不愿面對歷史,同時拒絕面向未來:其先人曾受到俄人核威脅,其后人也可能受到俄人核威脅(或來自俄人資助的金),除非烏克蘭廢掉俄人核武。
能撥開核陰云的,只有烏克蘭,烏克蘭為現代文明犧牲過多,且這種犧牲尚未結束。
西方一次次打破俄人的核武“紅線”,但烏克蘭擊敗大鵝、廢其核武,才能一勞永逸地化解核武迷信。
一旦俄人核武都無法發揮作用,誰還能期待核武發揮作用呢?
或許,這對于烏克蘭的期待過高,烏克蘭承擔的使命過大,但僅僅為了自身的生存,烏克蘭還有的選嗎?
不過,烏克蘭所面對的,不僅是普汀,還有反復無常的川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