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網站發布了“北京地鐵八通線(通州北苑一土橋站)站前廣場更新改造工程施工”招標公告,將主要改造站前廣場和非機動車停車場。
公告顯示
建設地點:北京地鐵八通線通州北苑、果園、九棵樹、梨園、臨河里、土橋站等6站
建設規模:改造面積約28216平方米
合同估算價:1660.1632(萬元)
計劃工期:121 日歷天
招標范圍:八通線通州北苑、果園、九棵樹、梨園、臨河里、土橋站等6站站前廣場及非機動車停車場改造,改造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拆除新建廣場鋪裝、阻車樁、車擋等。
據了解,根據北京市交研院做的一項統計,2到7公里的出行中,電動自行車出行占30%以上。隨著非機動車數量的快速增長,停放需求也越來越大。
據悉,2024年,交通部門組織各區政府完成了53個一級軌道站點各站口兩側道路延長線150米范圍內非機動車停車位“應劃盡劃”,共提供了4.2萬個停車位,新增引導標志標識200余處,還針對14個“學醫景商”(學校、醫院、景區、商場)試點開展治理,初步形成示范效應。
今年年初,市交通委、市公安局交管局共同制定了《2025年非機動車行駛和停放秩序治理專項年度工作計劃》,基于12345市民投訴工單,總結出23類問題,梳理出161處路口、50個軌道站點、40個“學醫景商”作為年度治理重點,以點帶面,逐步形成示范效應,帶動治理全面覆蓋。
近日,據北市交通委消息,上半年以來,全市已完成35個軌道站點和29個“學醫景商”重點區域治理,挖潛新增非機動車停車位2.35萬個,設立規范引導標識466處,強化現場引導,開展系列文明引導活動,培育文明停車習慣,相關點位周邊非機動車停放秩序明顯改善。
地鐵天壇東門站附近非機動車停放
天壇公園東門作為2024年全市重點治理點位之一,通過拆除用房、增設共享單車停放區等方式為非機動車停放增容,取得了較好的治理成效。今年,屬地政府協調地鐵公司優化地鐵出口布局,結合天壇東門游客出入動線,打通地鐵站出口兩側道路,實現有效分流,市民出行舒適度大幅提升。
地鐵橋灣站整改前
地鐵橋灣站整改后
地鐵7號線橋灣站臨近景區與居民區,被列為2025年重點點位,結合前期天壇公園東門站治理經驗,前門、天壇街道在區交通委指導下,通過實地踏勘和現場會商,綜合考量周邊交通流量、停放需求等,制定了“一站一策”治理方案。目前橋灣站三個出入口共新增施劃12處非機動車規范停放區,所有停放區都實現了電子地圖信息采集,市民可以通過共享自行車APP快速找到附近的規范停放區域,站點周邊通行環境顯著改善。
此外,市交通委持續改善軌道交通站點接駁環境,提升群眾出行體驗。截至6月底,累計完成接駁步行道修復18010平方米,站前廣場修復30902平方米,新增非機動車停放面積87901平方米,優化無障礙設施35處,拆除護欄6476延米,清理廢舊自行車834輛,利用綠化空間復合6308平方米完善接駁設施,讓群眾接駁出行更便捷順暢。
各區結合站點實際創新破題,涌現出一批特色案例。海淀區西釣魚臺站采用“空中分流+地面停放”模式和“橋-站-路”一體化空間復用策略,通過增設一處架空棧橋實現上下行客流分離,同時利用棧橋橋下空間新增40個非機動車車位。
海淀區西釣魚臺站改造后
蓮花橋站B口依托“街鎮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協調京都信苑飯店將5個停車位改造為人行步道并施劃非機動車停放區,早晚高峰安排專人引導。
蓮花橋站B口改造后
大興區德茂站則在符合技術標準的前提下挪移盲道,既增加停車空間,又修復無障礙設施,破解了非機動車占壓盲道的問題。
配備站口秩序管理員
下一步,市交通委將組織各區持續鞏固軌道站點和“學醫景商”周邊非機動車整治成果,推進軌道站點周邊停放區“應劃盡劃”,推動公共建筑開放內部停車設施,打造秩序治理示范亮點,同時著力將成熟經驗推廣至全市更多區域,實現優秀治理模式從“點上開花”向“面上成景”的轉變,讓停車“就位”、文明“歸位”、幸福“到位”。
來源:通州小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