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鋒中醫:這四件事做好了,腰椎間盤突出就好了一半!
吳文鋒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 骨科主任中醫師,擅長:擅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腰椎椎管狹窄、腰椎滑脫、頸椎病、骨質疏松、肩周炎等,在中醫治療上有獨到見解。
腰椎間盤突出(腰突)是困擾現代人的常見問題,但很多人要么過度治療,要么消極躺平。其實,正確的日常養護比藥物手術更重要!中醫認為,腰突的核心問題是“筋不束骨,氣血不通”——椎間盤壓力過大、局部循環受阻,導致疼痛、麻木甚至活動受限。
做好這4件事,腰突癥狀能緩解一大半!
一、避免“三久”,減輕腰椎壓力1.久坐:每30分鐘起身活動,做“骨盆后傾”動作(收腹,臀部微微向前頂,保持5秒)。
2.久站:單腳交替踩矮凳(10cm高),減少腰椎靜態負荷。
3.久彎腰:搬重物時蹲下再起,保持脊柱直立,避免“弓腰發力”。
關鍵點:腰突急性期盡量臥床休息(硬板床),但不宜超過3天,避免肌肉萎縮。
二、科學鍛煉,強化“腰腹核心”錯誤的鍛煉(如仰臥起坐、硬拉)會加重腰突,而溫和的核心穩定訓練才是關鍵:1. 死蟲式(適合急性期后)??仰臥屈膝抬腿(大腿垂直地面),雙手推膝,做對抗收縮(10秒/次,5組)。
作用:激活腹橫肌,減少腰椎壓力。
2. 鳥狗式(適合穩定期)
四點跪姿,同時伸展對側手臂和腿(保持骨盆穩定),交替進行。
作用:增強腰背肌群協調性。
注意:避免所有腰部旋轉類動作(如呼啦圈、扭轉按摩)!
三、中醫外治,通絡止痛1. 熱敷+藥透(寒濕型疼痛)
粗鹽+艾葉炒熱裝布袋,敷于疼痛處(每日1次,避免燙傷)。
原理:溫經散寒,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2. 刺絡拔罐(瘀血型刺痛)
在腰部膀胱經(如腎俞、大腸俞)點刺后拔罐,放出少量瘀血(需專業醫師操作)。
原理:“血行則痛減”,適合頑固性疼痛。
禁忌:急性水腫期禁用熱敷和拔罐!
四、調整生活習慣,減少復發1.睡姿:側臥時雙腿間夾枕頭,仰臥時膝下墊薄枕,保持腰椎自然曲度。
2.坐姿:用腰靠墊支撐腰椎,避免“葛優癱”。
3.飲食:少吃生冷(傷陽氣)、油膩(生痰濕),可常吃黑豆核桃粥(補腎強筋)。
腰突不可怕,可怕的是錯誤應對! 記住:減壓力+強核心+通氣血+養習慣,腰椎才能“突出重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