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8時55分,搭載著590余名銀發旅客的D9915次走進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研學銀發專列從西寧火車站緩緩駛出,奔向98公里外的門源站,開啟一場沉浸式的生態探索之旅。這是中國鐵路青藏集團公司開行的首趟生態研學“銀發”列車。
青海門源回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北部、祁連山脈東端,近年來,門源縣積極融入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同時積極推動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不斷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7月是門源油菜的盛花期,青藏集團公司在蘭新高鐵西寧至門源段實施“公交化”運營,日均開行10對動車組列車,助力門源縣打造生態文旅“金色”名片。
在這趟輕松歡快的旅途中,銀發旅客們將通過公鐵接駁的方式,觀賞金色綿延的“全球十大最美花海之一”——門源百里花海,在油菜花的芬芳中,了解高原油菜花的特性和油菜花特色衍生產品。同時,走進仙米國家森林公園聚陽溝景區,探尋這里退耕還林和生態保護成果,欣賞藏族、回族的風情歌舞表演,在游玩中感受獨特的民俗風情。
為高質量開好此趟生態研學列車,青藏集團公司提前與門源縣政府對接行程,針對銀發旅客們當日往返的研學需求,開展整列包車服務,科學合理地鋪排“朝發夕回”的列車運行圖,抓好公鐵接駁和站車暢通環節,確保銀發旅客順暢、高效研學。
針對本趟生態研學列車全為銀發旅客的實際,列車安排了經驗豐富的列車乘務員和導游,西寧站、門源站充分發揮“天路格桑花”服務品牌作用,配備一次性紙杯、膠帶、輪椅、藥箱等便民用品,增派客運工作人員和青年志愿者做好服務引導工作,同時開通“綠色”進出站通道,設立專門候車區,全程守護旅客的出行安全。
目前,青藏集團公司正圍繞“適老化、舒適化”深入推進銀發旅游列車改造工作,對旅游列車車廂的硬件設施進行適老化改造,安裝防撞軟包、鋪展防滑墊等安全保障措施,增添更多充電設施,配備老花鏡、放大鏡等便民用品,同時打造專業化的服務管理團隊,更好滿足老年旅客個性化、多樣化出行需求。(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邢生祥 通訊員 周悅翔 尤東方)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