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湖北省科技廳獲悉,近日,烽火通信新研發的耐輻照光纖光纜實現重大突破,輻照耐受劑量達到650kGy,核心性能參數達國際先進水平,不僅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部分技術空白,更標志著我國在高端光纖光纜技術上取得重大進展,為我國通信產業在全球競爭中贏得關鍵話語權。
在醫療檢測、深海探測及智能電網等前沿領域,光纖是承載關鍵信息傳輸的“神經”。普通光纖在高能醫療設備射線、深海特殊環境潛在輻射源或強電磁干擾等條件下,性能會嚴重劣化,導致信號失真甚至中斷,威脅設備安全與數據可靠性。
面對這一嚴峻挑戰,烽火通信啟動專項攻關研制耐輻照光纖光纜,直面材料、工藝、設備等多重技術壁壘,不斷探索創新,通過純二氧化硅纖芯光纖結構設計與折射率高精度控制PCVD預制棒工藝,將光纖帶寬提升至OM3級別,意味著在數據傳輸的速率和距離上,烽火通信耐輻照光纖光纜達到了新的高度;此外在650kGy的累計輻照劑量下,光纖輻致損耗<20dB/km,確保極端環境下光信號的穩定傳輸。在光纜研制方面,創新研發的耐輻照高分子護套與特殊成纜工藝,讓耐輻照光纖光纜兼具超強的抗輻照性,以及在復雜環境下的柔韌性和耐用性,有效抵御輻照射線、高溫、低溫、震動、強壓等惡劣環境對光纜內部結構的破壞,為通信安全筑牢堅實的“防護盾”。
烽火通信耐輻照光纖光纜涵蓋50/125μm多模及單模光纖,具備低輻致損耗特性,可兼容同型號普通光纖,在650kGy高輻照環境下,輻射致衰減達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能適配不同輻照場景需求。憑借卓越抗輻射性能,可確保CT、放療等高輻射醫療設備數據精準實時傳輸,耐受深海礦物勘探等特殊環境輻射,以保障科考數據回傳,在強電磁輻射的智能電網關鍵節點實現監控信號無間斷精準傳輸,為人類探索關鍵設施保障提供強力支撐。烽火通信耐輻照光纖光纜的突破性成就,推動我國高端光纖光纜領域攀上技術新高,并以超低輻射衰減、百萬Gy級穩定性的核心性能,為粒子科學、精準醫療及高端工業檢測構筑起輻射禁區內的信息生命線。
(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 周荔華 劉坤|姜勝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