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之后,持續了半個多月的高溫天氣總算要告一段落了。
北方的強冷空氣正從北往南移動,所到之處帶來了大風和大雨,氣溫也跟著降了下來。對于這樣涼爽的天氣,人們已經期盼了很久。
不過讓人覺得奇怪的是,天氣因為降雨變涼快了,可節氣卻在朝著酷熱的方向發展。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今天是陽歷7月19號,也就是入伏的前一天。明天到了7月20號,這天的干支是庚寅日。
對三伏天比較了解的朋友都清楚,夏至之后的庚日和三伏天有著密切的聯系。
因為三伏天的入伏時間是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中伏是夏至后的第四個庚日,末伏雖然和夏至沒有關系,但同樣要看庚日,是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
那么,明天7月20號這個庚日,究竟是什么重要的日子呢?
今年的夏至在6月21號,夏至后的第一個庚日是6月30號,第二個庚日是7月10號,而明天7月20號就是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所以我們可以確定,明天就要入伏了。
也就是說,7月20號將正式進入三伏天。不過今年的三伏天有些特別,總共只有30天,具體的時間分布如下:
初伏:7月20號到7月29號。
中伏:7月30號到8月8號。
末伏:8月9號到8月18號。
所以從7月20號到8月18號,這30天就是今年的三伏天,每個伏天都是10天。
大家應該都注意到了,今年入伏的時候,很多地方都出現了降雨天氣。
從明天入伏當天全國最新的降水量預報圖能夠看出,大雨、暴雨以及大暴雨的范圍已經確定,而原本高溫酷暑的地區,情況也在逐漸緩解。
顯然,今年入伏時節遭遇了強降雨。這不禁讓我們猜測,今年三伏天的降雨量會不會是六十年都難得一遇的呢?
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入伏當天強降雨的分布情況:
海南島大部分地區、廣東大部分地區、臺灣島南部、福建東南部、廣西東南部、貴州西部、重慶中部、四川盆地、西藏東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遼東半島、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區域會有大雨或者暴雨,其中,河北北部、海南島中部、廣東南部沿海和西南半島等地的部分地方還會有大暴雨。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這是今年第6號臺風“韋帕”給我國華南南部沿海地區帶來的影響,引發了超強的臺風雨。
入伏當天出現強降雨,咱們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農諺是怎么預兆的。
“淋了伏頭,出伏坐船”這句農諺的意思是,如果入伏當天,也就是“伏頭”這天下雨了,那么就預示著三伏天期間降雨量會特別多,到出伏的時候,可能都要坐船出行了。
這顯然是說這樣的年份降雨極多,而且在伏天多雨是很罕見的。
“入伏一日雨,伏伏雨不脫”這句農諺則表示,如果入伏當天有降雨,那么整個三伏天里的每個伏天都會頻繁下雨。這樣的三伏天,降雨量也是少有的多。
綜合來看,明天入伏,強降雨已經確定,這預兆著今年三伏天的雨水會非常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