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出貴子,這句話說得一點都不錯!
周糠順從上學起,就借住在大伯家,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他的爸爸殘疾,媽媽有智力障礙,可這些現實因素并沒有阻擋周糠順的前進。
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42的高分。
那么,是什么一直支撐著他堅持下去的?
01.
周糠順的父親,本是家中的頂梁柱,卻因一場意外致殘,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
為了撐起這個家,父親只能依靠村里提供的公益崗,拿著微薄的薪水,同時,利用閑暇時間撿破爛,靠著這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著家庭的生計。
而他的母親,因患有智力障礙,生活自理都成問題,常年需要藥物維持。
這樣的兩個苦命人走到一起,在艱難的生活中相互扶持,他們給孩子取名 “糠順”,只愿孩子一生平安順遂。
然而,命運似乎還嫌他的命不夠苦。
八歲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校園意外再次降臨到周糠順身上。
在學校里,他被高年級的學生撞倒,這一撞,讓他腦部受傷,腸子也斷裂了。
對于普通家庭而言,這樣的意外已然是巨大的災難,而對于周糠順的家來說,更是天塌地陷般的打擊。
因為,高昂的手術費如同橫亙在他們面前的一座大山,手術費需要十萬,這個數字,在他們眼中,無疑是天文數字。
生死攸關之際,年幼的周糠順,拿起筆,用他那稚嫩的筆觸,寫下了一封求助信。
他在信中許下了一個沉重的承諾:“如果我能活下來,將來一定報答大家。” 這封信,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雖然渺小,卻激起了千層浪。
它在老師、同學、親戚以及無數素不相識的好心人之間傳閱,大家被這個孩子的堅強和勇氣所打動,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
一塊、十塊、一百塊…… 點滴愛心匯聚成河,手術費湊夠了。
經過長達八個小時的手術,周糠順終于從鬼門關被拉了回來。
不識字的父親,深知這份恩情的沉重,他找來一個本子,一筆一劃,工工整整地將每一個捐款人的名字和金額都記錄下來。
這個本子,從此成為了周糠順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它承載著無數人的善意,也時刻提醒著周糠順,自己的這條命,是大家合力給予的。
從那以后,這份名單就像一把戒尺,每當周糠順想要偷懶、想要放棄的時候,他就會翻開這個本子,看著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心中便涌起一股力量,支撐著他繼續前行。
小學畢業,周糠順憑借著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里的高中。
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至,誰來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呢?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在縣城開早餐店的伯父伯母站了出來。看著侄子孤苦伶仃的模樣,他們心中滿是心疼,一咬牙,決定將周糠順接到自己家中。
這一決定,成為了周糠順人生的第二個重要轉折點。
伯父那輛破舊的摩托車,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風雨無阻地穿梭在街頭巷尾,接送周糠順上下學。
為了能準時接送侄子,伯父每天都要早早起床,少睡好幾個小時。
伯母則總是把家里最好的飯菜留給他,在伯母眼中,周糠順就是自己的親生孩子。
堂姐對他也關愛有加,不僅在生活上照顧他,還利用課余時間給他補習功課,當他遇到煩心事時,堂姐總是耐心地開導他。
伯父伯母的早餐店,雖然不大,卻總是飄著油條和豆漿的香氣。
這里,成為了周糠順最溫暖的記憶。
在這個小小的早餐店里,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安穩,第一次擁有了一張屬于自己的書桌。
02.
在伯父伯母無微不至的關懷下,周糠順心中充滿了感激。
與縣城里的其他同學不同,周糠順沒有多余的錢去上補習班。
當別的同學在各個輔導機構之間忙碌奔波時,他的學習戰場只有兩個:學校的課堂,以及家中那張簡陋的小書桌。
伯父伯母給他的零花錢,他總是一分一分地攢起來,舍不得花,全部用來購買參考書。
遇到實在買不起的書,他就會跑到書店里,在書架前一站就是幾個鐘頭。
在學校里,周糠順顯得有些不合群。
他不參與同學們關于新手機、名牌球鞋的討論,因為他的心思全部撲在了學習上。
他的世界里,只有書本和知識,他知道,只有通過知識,才能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時光不負有心人,當高考成績公布的那一刻,周糠順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
由于他連一部智能手機都沒有,還是一位同學打來電話,興奮地告訴他那個驚人的分數:642 分。
在競爭異常激烈、內卷到極致的湖南,這個分數,足以讓這個平日里沉默瘦弱的少年,在眾人面前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周糠順的高考成績,在當地引起了轟動。
各路媒體紛紛聞風而動,殘聯、報社的記者們紛紛涌向他家。
盡管記者們早有心理準備,但當他們親眼目睹周糠順的家時,還是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刺痛了。
他家的房子雖然看起來不小,卻空蕩蕩的,幾乎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
屋內最值錢的電器,竟然是一臺生了銹的電風扇。
而與這簡陋家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滿墻的獎狀。
面對記者們的到來,周糠順表現得十分坦然。
他沒有絲毫的躲閃與自卑,反而熱情地主動搬出塑料凳子,邀請記者們坐下。
很多人將周糠順與曾經同樣出身寒門的貴子龐眾望相提并論。
他們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都在困境中頑強不屈,將命運賦予的爛牌,打成了一手好牌。龐
然而,在人生的重大岔路口,他們的選擇卻有所不同。
當年,龐眾望心懷科研報國的理想,毅然選擇了科研道路;而周糠順,在填報志愿時,面對眾多頂尖名校的選擇,卻異常堅定地選擇了北京郵電大學。
他的理由簡單而又現實:就業好,來錢快。
他毫不掩飾地說:“我想盡快找個好工作,賺錢養家,報答伯父伯母。”
他的肩上,扛著的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的未來,更是整個家庭的希望,以及過去欠下的巨額債務和還不完的人情。
有人曾問他,為什么不去報考軍校,比如國防科大,同樣有著大好前途。
但周糠順心里清楚,自己曾做過大手術,身體狀況不太好,視力也不理想,恐怕連軍校體檢這一關都很難通過。
對于周糠順來說,貧窮從來不是他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反而成為了他身后唯一的助推器,推著他只能勇往直前,不能有絲毫退縮。
那封來自北京的錄取通知書,正在跨越千山萬水,向周糠順奔赴而來。
而周糠順,也即將踏上新的征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