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在沒有咨詢醫生的前提下,通過非正規渠道購買了一款“聰明藥”,給剛上高三的女兒吃。女兒后來竟私下瞞著母親,自己在網絡上尋找藥源,服用劑量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她開始出現失眠、脫發癥狀,甚至產生被害妄想,堅信身邊的同學在背后議論她、嘲笑她,走在路上時常感覺有人跟蹤她,必須讓母親來接自己放學才敢離校。直到一次突發性身體不適,女兒被送醫檢查,母親才從醫生口中得知,其所服用的“聰明藥”中含有哌醋甲酯、苯丙胺類物質,具有高度成癮性。
聽聞這個消息,母親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明明是為了女兒好,怎么反而變成吸毒了?其實,類似事件這幾年屢見不鮮。
今年6月,最高法院通報了多起涉聰明藥案例,其中所涉及到的買家,大多是高中生、大學生,及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家庭。
“聰明藥”是什么
所謂的“聰明藥”,主要包括利他林(主要成分為哌醋甲酯)、阿德拉(主要成分為右苯丙胺)、莫達非尼三類精神藥物。在我國精神藥品品種目錄中,這些所謂的“聰明藥”,全部屬于國家嚴管精神藥物,具有成癮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強的特性,極有可能會抑制或損壞少年兒童的大腦神經發育。
依照我國法律,非法吸食或注射國家規定管制的、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行為就是吸毒!
“聰明藥”主要成分
在此提醒各位家長:
世界上不存在短時間能提高智力
和學習成績的“靈丹妙藥”
更不可因此讓孩子陷入吸毒陷阱
【綜合自中國新聞周刊、陜西省禁毒等】
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提醒您:
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