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暑假,學生們難得放松,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打打游戲是再正常不過了。然而,這樣一種消遣方式,卻被詐騙分子悄然盯上。一些人偽裝成游戲好友,再以和未成年人玩游戲導致賬戶凍結為由恐嚇,最終達到詐騙的目的。
(點擊圖標播放視頻)
突遇大方的游戲好友
未成年人屢遭詐騙
近期,北京警方就披露了幾起未成年玩手機游戲時不慎遭遇詐騙的案例。
前段時間,家住北京的小學生晨晨(化名)在游戲中遇到了一名“大方”的隊友,其聲稱可以免費送晨晨一款游戲皮膚。晨晨十分開心,按照隊友的要求,在社交軟件上與這名隊友取得了聯系。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反詐中心民警 王佳:
加了QQ之后,兩個人通過語音通話的方式,對方就知道晨晨是一個未成年人,跟他說了,你是未成年人,你為什么不告訴我?由于你是未成年人身份有逃避防沉迷的嫌疑,所以導致我公司的賬戶被凍結了。你現在要對我負責任,不然我就要報警讓警察去抓你,然后我還要告訴你的老師,還要告訴你的家長。
聽到由于自己玩游戲導致對方賬戶被凍結,晨晨感到十分自責,又聽到對方要報警,還要將這件事情告訴老師和家長,晨晨更是慌了神,連忙告訴對方自己不想讓老師和家長知道,并詢問對方有沒有解決方案。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反詐中心民警 王佳:
詐騙分子說,因為你未成年人,你拿家長的手機來操作,我的賬戶才可以解凍。在操作的過程當中其實很簡單,他只是給一些收款碼,讓這個孩子直接去付款,輸入密碼,就直接把晨晨姥姥手機里這個錢去轉出。
由于轉賬過于頻繁,系統給予一定限制,需要進一步核實和驗證,詐騙分子又利用購買充值卡的方式,規避限制,繼續騙取金錢。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反詐中心民警 王佳:
包括還給一些商戶購買這種電子商戶的充值卡,騙子給了他一個鏈接,說你直接購買卡,當然你操作完了之后,這些錢我會全部返還給你的。其實是很簡單的套路,但是由于當時孩子是被恐嚇住了,讓孩子深入騙局當中。
就這樣,晨晨在短時間內,就被詐騙分子以各種理由,轉走了姥姥手機賬戶里8萬多的余額。
類似的情況并非個例,未成年人光光(化名),也在游戲中遭遇了詐騙,前不久,光光在玩網絡游戲的過程中,突然有一個陌生人與他在游戲內取得聯系,聲稱要高價購買他的游戲賬號。光光欣然同意,按照陌生人的指示將售賣賬號的信息掛到某二手交易平臺上,不一會兒,陌生人就發送過來一張付款成功的截圖,但光光卻并沒有收到這筆錢。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反詐中心民警 王佳:
騙子給了他一個假的付款成功的一個截圖,因為這孩子并沒有收到這筆錢,就讓光光聯系一個二維碼,所謂的平臺的客服就告訴這個孩子,他說由于你未成年人這個身份,你不能把這個錢提現,你拿家長的手機過來,我教你如何去提現。
為了順利提現,光光就拿著家長的手機,按照陌生人的提示,掃描二維碼聯系所謂的平臺客服,并根據提供的鏈接,下載了一款手機App。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反詐中心民警 王佳:
所謂的平臺的客服當然也是騙子同伙,App下載到手機上之后,其實就自帶遠程控制和屏幕共享兩大涉詐功能。之后就誘導孩子說怎么樣去提現,教他去進入了家長的手機銀行的App。在遠程控制包括共享屏幕狀態下,騙子可以看到你進入手機銀行輸入的這些登錄密碼。
詐騙分子通過誘導,光光將家長名下多張銀行卡里的錢都轉移到同一張銀行卡內。通過涉詐App,詐騙分子掌握了銀行卡的轉賬密碼。而此時,詐騙分子只剩下最后一步,發送驗證碼完成轉賬盜刷。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反詐中心民警 王佳:
其實共享屏幕狀態下,收到6位的銀行的驗證碼都是顯示在屏幕最上方,那騙子都是實時,可以看到,在這種狀態下它就能實現一個遠程控制直接盜刷,什么銀行賬號、密碼、驗證碼等等都被騙子獲取到,那騙子可以異地登錄您的手機銀行直接轉走錢。
套路不斷翻新
出行、打游戲都可能遇詐騙
據了解,暑假期間,針對學生群體的詐騙類案件明顯增多,詐騙分子主要都會針對哪些方面實施詐騙?常用的手法又有哪些呢?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反詐中心副中隊長 劉罡:
電信網絡詐騙的團伙里面一定有一個分析和研判的部門,他會針對不同的階段制定不同的套路。比如說暑期,他一定會知道我們的學生群體大部分都在放假,那么就會出臺一些對應的詐騙的套路。比如說游戲裝備、機票退改簽方面的,因為很多暑期家長會帶著孩子們去旅游等等的,機票退改簽的,然后包括一些退款退費的,比如說我這個課程不上了,這種退款退費的也會增多,詐騙套路是嫌疑人針對我們社會的變化進行變化的。
除了針對學生群體的直接詐騙套路,暑假期間,學生們因獨處時間增多、社會經驗不足等特點,還可能面臨其他風險,甚至可能在不經意間被動卷入涉詐案件中。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反詐中心副中隊長 劉罡:
比如說學生找一些兼職活動,這里面有可能一些兼職就是涉詐人員發布虛假廣告,比如說幫我發個短信,幫我轉發這些內容,幫我去提供銀行卡等等,他們有可能也是被動涉案。
防范電信詐騙
幫助孩子提高警惕
防范電信詐騙,孩子們的自我警惕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份意識的形成離不開家長的引導。那么,作為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增強防騙意識呢?一旦遇到電信網絡詐騙,又該怎么做,從而盡可能地避免損失呢?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反詐中心民警 王佳:
預防電信網絡詐騙我們有一個“三不一多”原則,告訴咱們的孩子們,①未知鏈接不點擊。點擊之后會是一些這種帶有木馬病毒的惡意軟件或者是一些釣魚網站,可能您在填寫一些基本信息的時候,銀行卡就直接被盜刷了。②陌生來電不輕信,不管他是公檢法機關要求您配合調查,還是一些客服說,我們要自動扣款了,咱們都要通過官方途徑去核實一下。③個人信息不透露。個人信息不僅僅包括咱們個人的身份信息,還有銀行的隱私信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在未知名的網站上邊去填寫這些個人的隱私的信息。④轉賬匯款多核實。往外轉錢,不著急,核實清楚了再去轉。
在暑假期間,家長們一旦發現孩子遭遇了詐騙,例如頻繁收到銀行驗證碼、手機失去控制等情況,又該怎樣做呢?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反詐中心民警 王佳:
①一定要把手機SIM卡先拆開。如果在家里,②趕緊把Wi-Fi關閉先斷網。緊接著就要打銀行客服電話,③把名下所有的銀行賬戶卡片密碼改掉,如果改不了,就直接掛失,然后慢慢再去補辦。接下來去查詢有沒有損失,④如果有損失,第一時間去屬地派出所去報警,我們公安機關會第一時間啟動涉詐銀行賬戶的緊急止付,凍結這些涉詐的銀行賬戶。
看看鄰居們都在團什么?
■說明:本文由家住朝陽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系刪除,封面圖片和內容無關
■信息來源:央視新聞
本號法律顧問:北京市恒略律師事務所,咨詢微信:jwbei2
關注家住朝陽
看朝陽大事小情,搜帝都吃喝玩樂
咨詢客服: jiasupao20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