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高考后狂歡,令人窒息的清單
隨著高考的結束,不少準大學生們都開始規劃起了自己的未來,準備利用這個超長暑假給自己來個“改頭換面”將自己從前一直想做,但一直無法去做的事情,一次性的做個夠。
美甲店、健身房、瑜伽館、美容中心、理發店、各大景區......也被這些年輕的身影所占據。
于此同時,所謂的“高考三件套”“數碼全家桶”也悄然興起,成為這些準大學入校的標配。
密密麻麻的羅列下來,最少也要一萬塊錢打底。
但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夠滿足這樣的條件。
甚至一些孩子根本口中“小小一萬塊的開支”,需要家長省吃儉用多久才能攢下。
為此,不少孩子和家長產生了爭執。
一些年輕氣盛的氣盛的孩子更是在網上滿腹委屈的抱怨:
“爸媽答應我高考結束給我3000塊旅游。現在默不作聲當不知道。生在這種家庭里真夠倒霉”
當有網友詢問,她為什么不能打一個月的暑假工,自己賺錢再去旅游時,對方給出的理由更是令人無語凝噎。
“沒干過活呀!”
可以想象,平日里父母對這個孩子有多寵,即使家庭條件一般,但一定也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將最好的一切給了這個孩子。
但這樣的付出,仍然換來了一句:
“生在這樣的家庭真倒霉。”
不敢想如果這個孩子的家長看到,該有多么的心寒。
無獨有偶,類似的情況還有不少。
02各有各的為難,無法拿出的一萬塊錢
一位女生在高考查完分后便委屈的在網上哭訴。
她稱自己只不過是在高考結束后買點東西,問媽媽要點錢,就遭到了媽媽的推三阻四。
不僅如此,女孩的媽媽還說:“養你這么大了,花的錢已經夠多了,讓我省著點用。”
這一說教的語氣和話里話外暗示女孩不懂事的意思,也讓女生情緒瞬間崩潰。
其實以過來的人的觀念去看,不難了女生的心思。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處于象牙塔,對于錢根本沒有清晰的概念,并不會覺得自己提出的要求對于父母而言是一種“為難”。
在他們看來自己已經十分的懂事,提出的要求都是在父母能力范圍之內的,他們完全可以辦到的。
殊不知,他們口中的“能力范圍”是父母省吃儉用多久才一點點積累出來的積蓄。
其次就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敏感和攀比心理。
眼見身邊的朋友同事都有,自己沒有,多多少少女孩的心理肯定會受到影響,會覺得委屈失落。
好在女孩最終還是比較懂事的,看著母親密密麻麻的記著每日家里所有開銷的記賬本。女孩的情緒也是十分的復雜。
即心疼父母又忍不住為自己感到委屈。
最終百般滋味,化作一句:
“查完分數后才知道家里一萬塊錢都拿不出來。”
這件事情在網絡上火了之后,也是引起了許多網友的共鳴和感慨。
女孩的委屈,也是許多普通家庭孩子的縮影。
這件事情誰都沒有錯,只是各有各的為難。
03風向潮流的危害,應該樹立起的金錢觀
這樣的事情并不完全是孩子的錯,當然像上一個,父母明明已經竭盡全力給予她最好的一切,但仍舊怨念滿滿,毫無感恩之情。
一開口就是“生在這樣家庭真倒霉!”的孩子,則完完全全是思想有問題。
回歸正題,其實這件事情并不完全是孩子的錯,畢竟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還很小。
對金錢沒有什么明確的概念,意志也相對比較薄弱,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和誘惑。
面對資本精心為他們設置的“消費陷阱”很難不上鉤。
別說他們了,就連許多成年人有時候都控制不住,沖動消費或者貸款消費。
所以面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小孩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就需要家長好好給孩子們溝通,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觀
而不是一味的指責,或者充耳不聞,當做沒有聽到,這只能使親自之間的關系漸行漸遠。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十分心疼且體諒父母的,如果家長們愿意好好的跟他們溝通,孩子們都會理解體諒的。
同時,家長們也可以趁這個機會,鼓勵孩子去做兼職,去體驗一下賺錢的不易,同時還能培養孩子的自立和溝通能力。
畢竟,他們遲早有一天會走上社會,自食其力。
父母不可能陪他們一輩子,也不可能事事為他們兜底。
絕大多時候,他們依靠的也還是他們自己。
所以趁早的的接觸社會,對于他們來說不是一件壞事。
但是在鼓勵孩子自食其力,為自己的消費欲望買單的同時,家長們也需要睜大眼睛替孩子們好好篩選篩選兼職的場所。
畢竟,社會上魚龍混雜,難免有一些人不會覺得他們年輕,面皮薄,故意欺負他們。
而近期,19歲高考生找暑假工失聯,疑似被誘騙至緬甸的案例,也需要家長們提高警惕,給孩子們灌輸安全意識。
04網友評論
我的兒子考試后,就去找了份暑假工干了,他想換手機,自己掙錢換,我不出錢買的。
我兒子一學期的獎狀可以兌換2百元,高中時,拿多少獎狀兌換多少錢
讓孩子明白賺錢不易,通過自身努力獲取想要的東西更有意義。現在的孩子最主要是少了,要是多有幾個孩子你看他比不比,有飯吃,有衣穿,有上學的機會已經很不錯了。
與其花大把的錢買一些沒有用的東西撐面子,還不如把錢花在孩子的學費生活費等刀刃上.
不懂生活的艱苦,只會在享受中過日子,以后怎么出來社會成為有用之才?最基本的理解和體諒都沒有,只會索求,那么這一輩子都毀了,沒父母的時候他不用活了
孩子呀,別跟別人比,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人比人,活不得,騾子比驢馱不得
有多大的頭,就戴多大的帽子。父母平時對待子兒也應該這樣做,從自己的家庭經濟收入出發,不縱,不摳。什么財力干什么事。父母是要從小給孩子引導的,人生觀真的很重要。
那些向往高考三件套的孩子們,很有必要深入思考一下扁擔女孩挑行李和做臨時鐘點工,這是一種歷練也是修行。
結語
你如何看到爆紅的高考三件套和高考后的狂歡呢?
如果是你,你會如何樹立孩子的消費觀?
評論區里留下你寶貴的評論吧
參考文獻
澎湃新聞,人民網評:不應被“考后三件套”綁架
澎湃新聞,潮評丨“改頭換面三件套”:高考獎勵還是容貌焦慮陷阱
上游新聞,家長曬“后高考賬單” 一個暑假5萬元都花在哪兒
征管新聞,“后高考賬單”,沒有必要為面子買單
紅網“考后三件套”不該成為畢業的枷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