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跑上海市區到嘉定的朋友們注意了,滬嘉高速那段要搞大動作了。最近這個提升工程的環評公示一出來,不少人都在討論——9月就要開工,可工期竟然要63個月,也就是5年零3個月,這進度看得人有點懵。
要說滬嘉高速,在上海可是條"元老級"高速,尤其是從嘉閔聯絡線到中環路這9.6公里,每天早晚高峰堵得那叫一個熱鬧。不管是寶山、普陀還是嘉定的居民,進出市區基本都得走這兒,車流量常年居高不下。這次功能提升,說白了就是想讓這條路更通暢,以后開車不用再堵得心煩。
但為啥短短9.6公里,要修這么久?
先看看工程咋設計的。這段路要從原來的地面高速,改成主線高架形式,東起中環路,往西串起寶山、普陀、嘉定三個區,最后接上滬嘉-嘉閔聯絡線。聽起來工程量不算大,也就比從市區到虹橋機場遠一點,但難就難在"邊施工邊通車"。
上海的老司機都知道,市區里的路就像毛細血管,哪條都不能隨便斷。滬嘉高速每天過的車成千上萬,要是全封了修,整個北部城區的交通都得癱瘓。所以施工方想了個"曲線救國"的招:先在原來高速旁邊搶出幾條臨時車道,保證基本通行能力,再一點點拆舊建新。
打個比方,就像給老房子翻新,還不能讓住戶搬走,只能先搭個臨時棚子住著,再慢慢拆墻、砌磚、裝修。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影響日常通行,這進度自然快不了。光是臨時車道的搭建、車流引導、安全防護這些細節,就得耗不少時間。
而且這段路要穿過三個區,沿途有居民區、商業區,還有各種地下管線,光是協調各方利益、遷移管線就夠頭疼的。比如碰到地下的水管、電纜,得先挪位置才能施工;靠近小區的地方,還得考慮噪音、揚塵,可能白天不能用大型機械,只能晚上干,效率肯定受影響。
有司機可能會說:"5年多也太長了,天天繞路誰受得了?"其實上海市區的交通工程,早就習慣了"慢工出細活"。之前南北高架的局部改造、延安路隧道的擴建,哪個不是修了五六年?主要還是市區車太多、空間太擠,快不起來。
這次提升工程雖然號稱"不影響通行",但明眼人都知道,施工期間臨時車道肯定比原來窄,限速、并線是少不了的,早晚高峰堵得更厲害也有可能。不過想想改造后的好處,或許能平衡點——
升級后的滬嘉高速,主線改成高架,通行能力會大幅提升,以后從嘉定到中環可能節省10-15分鐘;沿途還會優化和周邊道路的銜接,比如和寶山的蕰川路、普陀的真南路這些主干道的互通,不用再繞來繞去;甚至可能加設隔音屏障,住在高速邊上的居民能少受點噪音困擾。
其實上海人對交通施工的"持久戰"早就有經驗了。前幾年地鐵14號線、18號線施工,不少路段圍了五六年,大家也是一邊抱怨一邊盼著通車。這次滬嘉高速的改造,就當是為了以后的順暢,先忍忍這幾年。
值得注意的是,工程9月開工后,寶山的錦秋路、普陀的真北路、嘉定的南翔段這些節點,可能會是堵車重災區。建議常走這段路的司機,提前規劃好備選路線,比如走外環高速轉南北高架,或者試試地鐵11號線、15號線,說不定比開車還快。
按照工期,工程要到2030年底才能完工,正好趕在"十五五"末期。到時候,這條承載了上海人太多記憶的滬嘉高速,會以新的面貌出現。或許到那時,我們再開車經過這段路,會忘了這五年多的等待和繞路,只記得一路暢通的爽快。
最后想問問常走滬嘉高速的朋友們:你覺得這5年多的工期值得等嗎?施工期間,你打算怎么繞路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