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風,拂過瀘沽湖的粼粼波光;七月的火,點燃小涼山的磅礴豪情。7月18日,以“‘寧’靜山城‘蒗’漫彝鄉”為主題的點火儀式暨火把游行活動,在云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萬格廣場拉開帷幕。夜幕降臨,數萬名身著節日盛裝的當地各族群眾與遠道而來的中外游客齊聚廣場,共同見證2025年彝族火把節盛大點火儀式。頃刻間,這座“寧靜山城”化作火光與歡樂交織的海洋。
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火把節承載著民眾驅邪祈福、祈愿豐收與光明的樸素愿望,更凝聚著彝鄉人民不畏艱險、熱愛生活的民族精神。當晚19時30分,儀式在萬眾期待中啟幕。莊重古樸的樂聲里,德高望重的彝族畢摩大師身著傳統祭祀服飾,手持法器緩步登上祭臺。他低聲誦念古老經文,每一個音節都仿佛穿越時空,傳遞著對自然的敬畏與對生命的祝福。在眾人屏息凝視中,畢摩以傳承千年的儀式引取圣火,這簇火焰既是希望的象征,更是文化傳承的載體。
隨后,一群身著絢麗民族盛裝的彝族兒童,手捧小火把上前,從畢摩手中接過圣火。這一交接,不僅是火焰的傳遞,更是一場莊嚴的文化接力——寓意著彝族優秀傳統文化將在這片土地上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儀式高潮在圣火再次傳遞時到來。寧蒗縣領導從孩子們手中接過火炬,共同點燃廣場中央三支巨型主火把。火焰驟然升騰,熊熊火光映紅夜空,也照亮在場每個人的笑臉。這三把圣火,分別象征“事業如烈火燎原,生活似火焰紅火,民族團結像火焰般熾熱”。
點火儀式后,一場充滿力量與原始美感的火壺舞蹈表演,贏得觀眾陣陣喝彩。20時許,規模盛大的火把游行正式啟動。游行隊伍以萬格廣場為起點兵分兩路,在紫瑪街道辦與大興街道辦組織的民族打跳隊伍引領下,成千上萬群眾點燃手中火把,匯成兩條蜿蜒數十里的“火龍”,一路向三岔河公園與彝水天成廣場行進。火光點亮整條瀘沽湖大道,宛如流動的星河,場面蔚為壯觀。
游行隊伍抵達目的地后,盛大的篝火晚會隨即開啟。人們自發圍攏在沖天篝火旁,盡情跳起奔放的“達體舞”。雄渾的歌聲、爽朗的笑聲與清脆的月琴聲交織回蕩,將節日狂歡推向頂點,勾勒出一幅“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動人畫卷。
寧蒗縣地處川滇藏大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圈地理中心,因獨特的彝族文化被稱為“小涼山”。這里居住著彝族、普米族、摩梭人等多個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比67.3%,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近年來,寧蒗縣緊扣“全省文化旅游特色縣”建設目標,立足豐富的文化與生態資源,推動特色文化、優勢產業、自然生態與秀麗美景深度融合,文旅產業發展成效顯著。2024年,全縣接待游客517萬人次,同比增長12%,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9億元。此次火把節系列活動的成功舉辦,正是寧蒗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既是文化展示的舞臺,也是經濟發展的引擎,更是全民參與的歡樂平臺。
今夜的寧蒗,以火為媒向世界發出邀請:夏游麗江,旅居寧蒗,來體驗一場酣暢淋漓的火把節狂歡,深度感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 記者 李映青|徐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