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它曾于1900年在我國本土絕跡,我國于1985年重新引入,39頭麋鹿因而回到它們祖先棲息的故土——江蘇鹽城大豐灘涂。
如今,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從最初的39頭麋鹿繁衍至8502頭,其中野外種群達3673頭。隨著種群不斷壯大,保護區先后向全國20余個省份輸出麋鹿,助力這一珍稀物種在全國范圍內恢復生機。
2020年、2022年,先后有72頭大豐麋鹿遷地保護來到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白云鄉的仁量麋鹿園。如今,麋鹿園內麋鹿種群穩定發展。本期的《談天說地》,讓我們一起邂逅麋鹿在閩的“神仙日子”,看看它們如何嘗百草、泡湯浴。
生活空間近3000畝,山林中有各種野草
7月盛夏,一群麋鹿正悠閑地穿梭在白云鄉的山林中,它們時而啃食著帶露珠的野草,時而躍入溪流嬉戲,甚至還與黃嘴白鷺同框,構成難得的水陸兩寶相聚畫面。
目前,白云鄉的仁量麋鹿園內有大大小小共計86頭麋鹿。在引入麋鹿之前,相關部門做過詳細的調研,認為白云鄉地廣人稀,氣候適宜,草被覆蓋率達到80%以上,能為麋鹿提供生存所必需的食物和隱蔽場所,是其生活的理想家園。果不其然,麋鹿在這里過起了快活的日子。
仁量麋鹿園相關負責人桂敏皓介紹,白云鄉山林占地5500畝,他們通過圍網繁育技術,為麋鹿圈定了近3000畝的自由生活空間。山林中有蘆葦、巨菌草等各種各樣的野草供麋鹿食用。園中還會定時定點投放玉米、大豆等谷物,作為麋鹿的食物補充。
只有競爭獲勝的鹿王,才能與美人交配
每年4月至9月是蜱蟲活動高峰期,而蜱蟲是麋鹿的天敵,為了防止麋鹿被蜱蟲叮咬導致死亡,這些麋鹿還要定期“泡藥浴”。“我們會在一個大水池中撒入藥粉,將麋鹿趕進去‘洗澡’,一年洗兩三次,能預防麋鹿被叮咬。”桂敏皓說道。
衣食無憂的麋鹿,繁衍工作又是如何進行的呢?桂敏皓表示,麋鹿群體中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只有通過競爭獲勝的鹿王才能獲得唯一的交配權。換句話說,有些體弱的雄性麋鹿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與雌性麋鹿交配。
“麋鹿的繁育期在每年的4月至8月,這幾個月內,雄性麋鹿們隨時都有可能為‘愛’大打出手,越打對手越少,最后的獲勝者會將雌性麋鹿統統變成自己的‘妻妾’。”桂敏皓說,當然,每個時間段的鹿王都可能不同,去年麋鹿園內的鹿王是一只代號為“775”的麋鹿,到了今年,鹿王又易主了。
從周代到清代,麋鹿深受皇家喜愛
據資料顯示,麋鹿俗稱“四不像”,即“似鹿非鹿、似馬非馬、似牛非牛、似驢非驢”。根據現在的化石記載,麋鹿原產地為淮河流域,野生種群曾經在我國東部的沼澤平原地區有著廣泛的分布,北至遼寧、南到浙江、西自山西,東達東海,都有麋鹿的蹤跡,尤以海河、渤海沿岸、長江三角洲等地居多。
自周代到清代,麋鹿深受皇家喜愛,一直都有人工圈養。貴族們把麋鹿養在皇家園林,或拿去祭祀,或騎馬射殺,家里不夠了就出去抓野生的,導致麋鹿數量越來越少,直至野外絕滅。到19世紀初,麋鹿種群岌岌可危,僅北京南苑內生活有200~300只。
1865年,法國傳教士兼博物學家大衛神父在北京南苑進行動植物考察,重新“發現”了這些麋鹿,將它們帶回歐洲。麋鹿的發現被公布于世后,立即引發歐洲各國極大的興趣。各國通過明索、暗購等手段從南苑獲得了幾十頭麋鹿,但是這些麋鹿種群并未復壯。20世紀初,西方列強更是洗劫了中國最后的麋鹿,野生麋鹿徹底從中國本土絕跡。1985年,我國從海外引進麋鹿,開始了這一物種在它們的原生地的種群恢復。目前,我國麋鹿種群持續壯大,基本覆蓋原有的棲息地,我國的麋鹿保護成為世界瀕危物種搶救性保護的成功典范。
來源:智慧海都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