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課堂感知鄉情,多彩的教室滋養興趣,專設的班級為新就業群體解憂……當暑期的歡騰遇上城市的運轉,“孩子去哪兒”成為許多職工家庭共同的考題。精準對接職工家庭的迫切需求,福鼎市總工會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寫下了這一考題的用心答卷。
點擊查看視頻↓
7月15日一早,店下船避山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小訪客。農業農村局的職工子女們好奇地來到一株株中草藥前,在教官的帶領下喊出植物們的名字。
這是公益暑托班為農業農村局職工子女定制的自然課堂:讓城市的孩子走進山野,讓每一株草木成為會說話的教科書。
孩子們走進綠雪芽白茶莊園博物館,聆聽茶香里的福鼎故事;在茶藝體驗環節學習泡茶知識,有模有樣地嘗試宋代點茶;在教師指導下,認識戥稱,辨識中藥材,親手調配制作香囊。
一個個小小的身影自由地行走于山野的懷抱,感受著真實的陽光溫度。
鞋底的泥土還未干透,另一場成長的旅程已在城市教室啟航。
教室里,籃球課正酣。運球聲如密集鼓點,叩響活力的節拍。另一角的教室中,有的孩子沉浸在休閑閱讀的世界里,也有孩子在老師的耐心引導下攻克作業難題。動靜相宜的課程版圖里,每個孩子都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成長坐標。
根據學生實際所需,從最早的白茶課、跆拳道課,到開設圍棋課、籃球課、羽毛球課、國際象棋課等,公益暑托班始終緊扣孩子們的成長需求,深度融合當地風土人情,讓課程設置既貼合課標要求,又充滿濃郁的地方特色與實用價值。
據了解,公益暑托班每班人數不少于30人、時間不少于4周,每班至少配備輔導老師1名,志愿者2-3名,要求學生出勤率達70%以上。面對不斷擴大的職工需求,暑托班這棵“公益之樹”五年茁壯:從2021年1個班,到2025年15個班,累計為1300多個職工家庭撐起一片安心的綠蔭。
暑托班服務對象除本轄區或單位內二年級以上小學階段、暑期看管有困難的雙職工和單親職工子女外,還在自愿報名的基礎上,優先保障困難職工子女、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子女、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單親職工家庭子女、留守職工子女、環衛職工子女等亟需服務群體。
其中,新就業群體非標準工時與高強度流動性的職業特性,使得他們暑假期間未成年子女的監護真空與教育延續成為突出的困境。為切實紓解他們(新就業群體)的后顧之憂,福鼎市依托富民社區與程家洞社區,開設2個專班,在7-8月為期4周的公益暑托班,為57名新就業群體解決子女暑期照料難題。
“我家孩子有三個,平時上班的時候無法照顧。聽說有這個免費的暑托班,我就把2個適齡的孩子都送來了,孩子平時在這能學到一些手工,和一些課外的知識,大大紓解了我們的后顧之憂。”外賣員林盛夏說。
作為工會系統服務職工的重要民生工程,公益暑托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暑假適齡兒童暑期“看護難”問題。福鼎市總工會也始終走在為職工排憂解難、創新服務模式的前列,用持續的革新與實踐,為職工幸福感“加碼”。
“目前較為欠缺的主要體現在社會實踐性方面較少,問題根源主要受限于經費可能大幅增加以及出行安全風險等方面。這也是我們今后的努力方向。”福鼎市總工會副主席梁世昌表示,今后,也將積極與辦學機構共同探討,嘗試與管陽西昆德成學校、前岐西宅、佳陽佳山等中小學生研學基地等加強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有效利用,進一步提升暑托班的趣味性、多樣性以及實踐性,力求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
福鼎市融媒體中心
責編:林婷婷
編導:王綺蓼
攝像:施峣
配音:霍笑卉
監制:黃益升
總監制:王良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