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綜藝》(Variety)獨家披露,美國總統特朗普及白宮曾試圖阻止《華爾街日報》刊發一篇關于“愛潑斯坦生日信”的報道。該報道披露,特朗普曾于2003年致信愛潑斯坦,內容“露骨”。
在《華爾街日報》堅持刊發后,白宮曾一度威脅提起法律訴訟,但報道最終仍于周四下午如期上線。此消息一出,瞬間引發各界廣泛關注與熱議。
據該媒體披露,其查閱的文件顯示,在愛潑斯坦 2003 年慶祝 50 歲生日之際,其前女友馬克斯韋爾為他制作了一本生日紀念冊,這本紀念冊可不簡單,其中收錄了數十人寄來的 “露骨” 信件,風格輕佻,而特朗普的信件赫然在列。
從《華爾街日報》對信件的描述來看,這封署名為特朗普的信件,其內容與紀念冊中其他信件類似,且畫中女性風格輕佻。
紀念冊中其他信件署名還包括 “維多利亞的秘密” 公司前老板韋克斯納和美國知名律師德肖維茨等。這一爆料無疑將特朗普置于輿論的風口浪尖,因為愛潑斯坦本身就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
愛潑斯坦是美國已故富商,他的死亡疑點重重,且生前涉及性侵丑聞,其案件一直備受關注
2024 年 1 月,在美國紐約地區法官普雷斯卡的命令下,200 多份、數千頁與愛潑斯坦案有關的法庭文件被陸續公開,一份涉及上百人的 “愛潑斯坦名單” 被公開,涉及多名精英富豪,甚至美國政要,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英國安德魯王子等。
如今,特朗普與這樣一位人物存在如此敏感的信件往來,自然引發公眾對特朗普的諸多猜測與質疑,民眾紛紛好奇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這也使得該事件迅速成為媒體和公眾討論的焦點。
早在這封 “不雅生日信” 曝光之前,特朗普就因愛潑斯坦案陷入了輿論風波。
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本月 7 日發布聯合備忘錄,聲稱未發現愛潑斯坦所謂 “客戶名單”,也無可靠證據表明愛潑斯坦曾勒索社會名流,且愛潑斯坦是自殺身亡,而非死于謀殺等犯罪行為,同時表示不會進一步公布愛潑斯坦有關文件。
這一結論本就引發了諸多爭議,而特朗普的 “不雅生日信” 曝光后,使得爭議進一步升級。
在特朗普的支持者陣營 ——“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陣營內部,因這一系列事件產生了嚴重的分歧。一些人對特朗普的信任產生了動搖,認為他在愛潑斯坦案相關問題上的處理存在隱瞞;而另一些人則選擇繼續支持特朗普,認為這是民主黨人以及媒體的惡意抹黑。
這種陣營內部的撕裂對于特朗普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在明年美國即將舉行國會中期選舉的背景下,MAGA 陣營的團結對共和黨的選情至關重要。
此外,這一事件也引發了民主黨人的強烈反應。他們借此機會對特朗普政府進行猛烈抨擊,要求特朗普就此事給出更合理的解釋,并呼吁對愛潑斯坦案進行更深入的調查。
面對《華爾街日報》的這一爆料,特朗普在接受該報采訪時堅決否認自己寫過這封信。
15 日晚間,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言辭激烈,他表示 “這不是我 (寫的)。這東西是假的。這是《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假新聞”。他還強調 “我這輩子從沒畫過畫,更不會畫女性肖像”,認為這封信無論從語言風格還是文字表述上,都絕非出自自己之手。
不僅如此,特朗普還對該報道表達了強烈的憤怒與不滿,斥責該報道是 “虛假、惡意,誹謗”。
他還在自己的社交媒體 “真實社交” 上發文怒斥《華爾街日報》刊登其致愛潑斯坦的 “偽造信件”,并表示將起訴《華爾街日報》、新聞集團及魯珀特?默多克本人。
特朗普稱已親自警告默多克與主編艾瑪?塔克該信為偽造,但對方仍執意刊發,他認為此舉是 “又一個假新聞案例”,并堅決否認與愛潑斯坦有任何不當關聯。特朗普試圖通過這種堅決否認的方式,挽回自己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擺脫這一事件對自己的負面影響。
然而,公眾對此的態度卻并非一邊倒地支持特朗普,許多人對他的否認表示懷疑,畢竟爆料來自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華爾街日報》,且有相關文件作為支撐,這使得特朗普的否認面臨巨大挑戰。
實際上,在《華爾街日報》刊發這篇報道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及白宮就曾試圖阻止。《綜藝》(Variety)的獨家披露表明,白宮在得知該報道即將刊發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動。白宮曾一度威脅提起法律訴訟,試圖以此來阻止《華爾街日報》刊發這一報道。
然而,《華爾街日報》并未因白宮的威脅而退縮,堅持按照計劃于周四下午將報道上線。
白宮的封殺行動失敗,一方面顯示出《華爾街日報》作為媒體對新聞自由和真相披露的堅持,在面對來自白宮的壓力時,依然選擇將這一重要信息傳達給公眾;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如今美國復雜的政治環境下,媒體與政府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博弈關系。這一事件的曝光,使得白宮陷入了較為尷尬的境地,也讓公眾對政府試圖掩蓋某些事實的行為產生更多質疑。
而對于特朗普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不僅信件曝光對其形象造成沖擊,白宮封殺行動的失敗更是讓事件進一步發酵,引發更多公眾的關注與討論。
此次 “愛潑斯坦生日信” 事件,對特朗普個人形象以及美國政治生態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特朗普的政治生涯一直伴隨著各種爭議,此次事件無疑為他的政治道路增添了新的阻礙。
而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這一事件也反映出美國政治內部的復雜矛盾以及媒體在監督政府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未來,這一事件將如何發展,特朗普將如何應對,白宮又會采取何種措施,都值得持續關注。
參考資料:
被爆曾致愛潑斯坦風格輕佻“露骨”信件,特朗普警告并斥責美媒“誹謗”——環球網
美媒:愛潑斯坦名單為何撕裂MAGA陣營?——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