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我發現有個東西賣得特別火爆,那就是冰杯。說白了,它就是一個塑料杯里裝滿冰塊,往便利店一放,就能賣到19.9元。就這么簡單的生意,卻造就了一個增速超300%的超級賽道,毛利率超過90%。
北京一家711便利店員工稱,一個冰柜能放下80杯冰杯,一天就能賣光。羅森在2024年6月,冰杯銷量同比增長144%,餓了么平臺冰杯外賣銷量同比增長10倍。武漢一家制冰廠更夸張,因訂單爆滿上了熱搜,日銷200噸,機器24小時連軸轉。
農夫山泉更是將冰杯生意做到了一定境界,2公斤的冰賣到22.8元,還強調是千島湖水源,采用24到32小時緩凍工藝,賣個冰還玩起了講故事的套路。
要說把冰杯賣得最火的國家,當屬日本和韓國。夏季時,日韓的冰杯市場僅7 - 8月,就能在便利店賣出過億的數量。韓國三大便利店2020年最暢銷商品中,速溶咖啡和冰杯并列第一和第二,日本則更夸張,冰杯在當地年銷量可達25.7億杯,比瓶裝水賣得還好。
甚至這兩個國家在冰杯使用場景上劃分得相當細致,光是冰杯就有冰和冰桶之分,還有帶蓋子、不帶蓋子的分類,連冰的味道都發展出了原味、柚子味、檸檬味等。
那為什么比可口可樂還貴的冰杯能賣得這么火爆呢?明明每家都有冰箱,都能自己凍冰,為啥還要花錢買呢?
先從消費者心理來說,在如今動不動就40度的高溫天氣下,當人熱到靈魂出竅的時候,要的不是省錢,而是立刻、馬上涼快下來,因為那一刻,時間就是生命,清涼就是救贖。
盡管現在很多人仍質疑冰杯的價格,但這是因為我們對制冰的認知還停留在普通冰凍層面。其實商業制冰沒那么簡單,之前就有人從產品標準、包裝設計、產品制備等工藝多方面科普過,一個干凈且不容易化的冰杯是如何誕生的。
未來,隨著制冰需求不斷上升,頭部企業不斷入局,我認為冰杯這一品類有機會爆發出更大的增長潛力。你們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