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得很好很平穩,而且很安全!”近日,家住寶山區張廟街道呼瑪三村的68歲老人朱鈞伯坐著平穩的履帶式爬樓機,臉上帶著滿足的笑意,不到3分鐘就從5樓平穩到了樓下。他輕輕舒了口氣,隨后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順利坐上早已等候在樓下的無障礙出行車,準備前往醫院做血液透析。這樣“幾乎不用走一步路”的便利出行,正是寶山區公益服務升級帶來的新變化。
從“上下樓”到“門到門”,服務跟著需求走
今年68歲的朱鈞伯是一名血液透析患者,每周必須去醫院3次,這是維持他生命的必要治療。在年初之前,他的身體狀況還算可以,上下樓、出門就醫都能自己應付。但天有不測風云,年初他突發心肌梗死,經過緊急搶救,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心臟95%堵塞,術后搭了4根支架。從那以后,他的身體大不如前,別說上下樓,就連在平地上走幾步都氣喘吁吁,出門打車更是成了奢望。
“血透一個禮拜三次必須要出去的,可他現在這樣,走幾步就喘得厲害,這高溫天出門更是難上加難。”妻子劉惠英看著丈夫的狀況,急在心里卻又無可奈何。就在他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寶山區殘聯、民政聯合第三方機構推出的公益服務給他們帶來了希望。
工作人員先是來到朱鈞伯家,小心翼翼地將他安置在履帶式爬樓機上。“你調整好位置。”工作人員一邊操作著設備,一邊輕聲提醒朱老伯。劉惠英在一旁關切地問:“你自己行嗎?調整一下位置。”在工作人員的專業操作下,爬樓機平穩地向下移動,不到3分鐘就將朱老伯從5樓安全送到樓下。隨后,早已等候在樓下的無障礙出行車將他直接送往醫院,實現了從家門口到醫院的“無縫銜接”,徹底解決了朱老伯的出行難題。
“以前的爬樓機上下臺階的時候會有頓挫感,對于一些高危病人來說,可能會感到不適,甚至有安全隱患。”寶山區殘聯辦公室主任解釋道,如今升級后的履帶式爬樓機就不一樣了,它運行起來更加平穩,就像在平地上移動一樣,“這樣的設計對于高齡老人、重癥患者來說,安全系數更高,也能讓他們在上下樓過程中更舒適。”
而針對像朱鈞伯這樣的患者從小區到醫院的接駁需求,服務團隊也及時進行了調整。“我們在服務的過程中發現,將老人從樓上送到樓下,并不能完全解決老人的出行需求,尤其是在這樣的高溫天氣,或者遇到惡劣天氣時,老人從小區到醫院這段路程依然很艱難。”福行陪行無障礙出行負責人說,“所以他們在服務過程中追加了優惠的自費無障礙出行車,就是為了完成老人從家門口到醫院門口的‘門到門’服務。從‘上下樓’到‘全鏈條接送’,寶山區的公益服務始終在根據群眾的實際需求不斷優化。”
3200余次服務、4.49萬受益人群!公益福利覆蓋這些人
其實,朱老伯的經歷并非個例。如今,這項服務已升級為系統性的公益項目。據了解,該項目計劃全年提供3200余次電動爬樓機上下樓服務,而且服務對象也更加明確和廣泛,主要面向具有寶山區戶籍且常住寶山區的居民,包括行動不便的持證殘疾人、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以及需定期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
為了更好地保障這些特殊群體的出行需求,項目還制定了合理的服務次數規則。符合條件的用戶每月可享受不超過20次的免費服務,而對于血液透析患者,則不受次數限制,確保他們的就醫出行需求得到充分保障。目前,該項目已服務約4.49萬人次。寶山區殘聯辦公室主任表示:“我們嘗試探索政府補貼、企業讓利、個人承擔的服務新模式,這樣能讓公益服務更具可持續性,也能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受益。”
有需求?這樣預約!
如果您或身邊的人有類似的出行需求,可提前2天通過“福行陪行”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需要注意的是暫不接受電話預約。
若在預約過程中有任何疑問,可撥打咨詢電話:021-5915828、15921917107。
從最初為解決“上下樓”這一小難題而努力,到如今實現“門到門”的全鏈條服務,寶山的公益服務始終以群眾的急難愁盼為出發點。未來,隨著服務的持續優化,相信會有更多特殊群體告別出行困擾,走出家門時能更加安心、更加便利。寶山區殘疾人聯合會也將繼續致力于為特殊群體提供貼心服務,讓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溫暖與關懷。
寶山區2025年上海市高中學校/中職校“1至15志愿”統一招生錄取最低分數線現已公布
寶山大場首秀外灘,藏著啤酒節與科創的雙重驚喜→
藏在長江邊的“小九寨”!礦坑花園的隱秘風光正等你探尋
記者:唐捷 汪美欣
編輯:頡廉杰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