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巷陌鄉音、云嶺弦歌、海波鼓角……近日,浙江音樂學院40余支“文藝輕騎兵”隊伍奔赴省內基層一線,開展暑期實踐活動。
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該校聲樂歌劇系“文藝輕騎兵”隊伍,攜手“黑神話:悟空”IP,帶來“音藝無界?聲動美術館”沉浸式音樂會。杭州東站候車大廳,該校國樂系的“文藝輕騎兵” 隊伍與中國美術學院志愿者攜手,用國樂韻律與書畫墨香給旅客傳遞藝術之美。
衢州市柯城區的古城墻下,則是該校連續四年來到這里的音樂教育學院“文藝輕騎兵”。他們用《民族號手》、美聲獨唱《紅旗飄飄》、嗩吶獨奏《打棗》的音符和旋律,喚醒古城歷史的記憶。
聽,杭州市淳安縣文屏村的稻田邊,則響起悠揚的吉他彈唱聲。浙江音樂學院流行音樂系領銜的“文藝輕騎兵”連續第4次來到淳安縣。他們把舞臺搭進文化禮堂,草地廣場變身為夜晚“歌友會”,村民們抱著竹凳來欣賞音樂。
舟山漁村海風撩動著琴弦,浙江音樂學院管弦系的“文藝輕騎兵”隊伍,踏浪前行,從嵊泗縣青沙村的文化禮堂,到舟山市定海區的廣場露天舞臺,5天6地的巡演,讓《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纏綿與《菊花臺》的悠揚,傳遍海島10余個村落。漁民們說,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的樂器,現在就在眼前!
浙江音樂學院管弦系“文藝輕騎兵”隊員在海島社會實踐。趙耀/攝
浙江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文藝輕騎兵”隊員在衢州古域社會實踐。趙耀/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