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朝日新聞》7月18日報道,據悉,日本防衛省計劃對航空自衛隊F-15戰斗機進行升級改造,以使其搭載具備攻擊敵方基地能力的防區外導彈,相關費用預計超過1萬億日元(約合67億美元)。防衛省有關人士證實了這一消息。此次費用預算規模擴大至原來的1.5倍。改裝后的F-15原計劃于2027年度列裝,實際部署時間很可能延遲。
F-15戰斗機是美軍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使用的機型,日本此次改裝F-15旨在增強其防衛力量。具體而言,航空自衛隊擁有200架F-15戰斗機,對其中較新的68架F-15進行改造,讓其可以搭載用于攻擊地面的增程型聯合防空區外發射空地導彈(JASSM-ER),該導彈射程約為900公里。除此之外,升級后的F-15還將能夠搭載新型雷達和電子戰設備等。在F-15研發者美國波音公司的技術支持下,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負責進行改裝,預計F-15服役時間將持續至2050年前后。
日本防衛省曾于2021年度估算,68架飛機改造和試驗相關費用約為6465億日元。然而,受開發測試費用增加、日元貶值以及物價上漲影響,今年3月估算的費用已上升至10016億日元。
為了使F-15戰斗機可以搭載防區外導彈,日本自2019年度啟動改裝計劃。但受費用膨脹等因素影響,防衛省于2021年度對計劃予以調整。即使在新計劃指引下,也未能解決費用高漲問題。據有關人士透露,升級改造后的F-15原計劃于2027年度列裝,但實際部署時間將有所推遲,甚至可能無法在2028年度實現。
另一方面,關于預計搭載于F-15上的導彈,日本防衛省自2023年度起列出相關預算,導彈或將自2027年度起完成列裝。防衛省有關人士表示,到2027年度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雖然有了導彈,但還沒有可搭載導彈的戰斗機。
編輯: 詹宇婧
責編: 陳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