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等13項全國榮譽稱號,以及“上海市文明小區”等60多項市級榮譽稱號……走進長寧區的虹儲小區,數十塊榮譽牌鋪滿墻面,道出令虹儲人自豪的社區治理成果。今天,“寧寧”邀請到了虹儲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張逸庭,帶領大家一同走進虹儲小區,解鎖這背后的治理密碼。
一走進虹儲小區,張逸庭便帶領“寧寧”前往小區的一處“重磅地標”——感恩石。這塊在居民樓下醒目矗立的感恩石設立于2006年7月1日,石頭上刻著“感恩石——以此感謝居民區黨組織和居委會一心一意為民辦實事”一行大字。
原來,虹儲小區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利用儲運公司倉庫場地逐年建造起來的售后公房小區。90年代,小區面臨著水管銹蝕、雨天積水、下水管道堵塞、污水倒灌等問題,讓居民們苦不堪言。當時的居民區書記朱國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積極向上級部門匯報情況,全力協調各方關系,想辦法籌集資金,成功為居民推進“三水一氣一路”改造工程?!啊卸魇褪悄哿こ毯芎玫捏w現,也激勵著我們社區工作者深入社區和群眾,為民辦實事。”張逸庭說道。
在一代代社區工作者的努力下,虹儲小區形成了“四心”“五必”“六法”黨建工作法。如今,在傳承傳統的同時,虹儲小區還緊扣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要求積極創新,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以民生需求為導向,通過全過程人民民主破解社區治理頑癥,扎實做好為民實事項目。
以“虹儲十景”為代表的民生改造就是典型代表?!昂鐑κ啊敝坏摹爸芍C園”一直是居民們帶娃休憩的好去處。在“稚諧園”的改造升級中,居民區始終堅持傾聽、征集居民意見。有居民擔心噪聲太大,小區便將綠化帶設置在靠近居民樓的一側。在中間的活動區域,根據居民需要設置了分年齡段的空間和設施。社區居民還自發組成了“虹儲平安巡邏隊”,輪流維護場地秩序和安全。
當然,在基層治理中,也有不少令虹儲居民區頭疼的事情?!吧鐓^工作僅靠黨總支、居委會和一些社區老人遠遠不夠,怎么辦?”挖掘新鮮血液,凝聚社區多方力量成為居民區的重要一環。張逸庭告訴“寧寧”,“時間儲蓄銀行”是虹儲小區發明的一項志愿服務舉措。“你為小區居民志愿服務了多久,記錄好時間、敲好章,今后你可以憑借儲蓄卡來換取別人為你的志愿服務時間?!?/p>
在虹儲居民區黨總支的號召下,一批批黨員志愿者和社區能人涌現出來,為社區帶來源源不斷的治理活力。會修琵琶等彈撥類民族樂器的國家級技師鐘明敏、積極參與業委會工作的退役軍人徐敏俊、從小生長在虹儲的“虹二代”袁野、為居民提供豐富法律咨詢的新興業委會成員倪清……他們運用自己的所長,為社區貢獻著力所能及的力量?!跋M茉谒麄兊穆殬I規劃和我們的社區自治建設之間達成雙向奔赴,形成共贏!”張逸庭說。
撰稿:何郁檸
視頻:周若塵、何郁檸
編輯:程 前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