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日前,由教育部“內地與港澳高等學校師生交流計劃”支持,貴州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主辦的“香港大學生赴黔文化空間串寨行”交流活動在貴州成功舉辦。來自貴州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建筑學院的師生團隊深入貴陽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安順市等地的傳統村落,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村寨文化探索之旅。
兩地師生合影。
在為期8天的行程中,團隊成員先后探訪了多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村落和古鎮文化空間:
在花溪鎮山村布依寨,學子們通過“寨鏈全程”小程序開展文化打卡,沉浸式體驗布依族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師生參加鎮山村串寨打卡活動。
在青巖古鎮,師生們通過古建筑考察與村民訪談,感受活態傳承的歷史文脈。
兩地師生探訪青巖古鎮。
在貴州省博物館、甲秀樓等文化地標,專家學者現場解析漢文化與少數民族建筑技藝的融合智慧。
兩地師生調研貴陽甲秀樓、文昌閣。
兩地師生參觀貴州省博物館。
活動期間,師生們深入云山屯村,探索軍屯文化遺存與山地建筑的獨特魅力。
兩地師生調研云山屯村。
在肇興侗寨,師生們不僅開展文化空間定向越野,更親身參與蠟染制作、建筑營建技藝等活動,全方位體驗侗族生態智慧。
香港師生參加文化空間定向越野活動。
本次活動創新性地運用“寨鏈全程”數字化技術,將傳統村落保護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香港中文大學鐘宏亮副教授表示:“通過實地考察,我們深刻感受到我們中華文化‘和而不同’的營造智慧,這為建筑學研究提供了寶貴樣本。”
香港師生體驗侗族蠟染技藝。
活動尾聲,兩地師生約定將繼續加強合作,共同推進傳統文化保護與研究。貴州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積極籌備“中國-東盟溪山論壇”等國際學術活動,進一步推動傳統村落保護領域的學術交流與成果轉化。(文/圖 閆梓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