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鄭蘇芯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 News)報道,在韓國,年僅八歲的兒童就可以從網絡上看到大量歧視女性的言論。
研究網絡仇恨的研究員白善英表示:“很多人認為,這只是一個玩笑,但這實際上是日常中所存在的非常嚴重的問題?!狈亲栽釜毶碚叩难哉摵头磁畽嘀髁x的強烈反對已經從網絡社區蔓延到現實生活中,影響著年輕人的言論方式、女性在工作中的待遇,甚至政府制定政策的方式。
李在明總統最近的勝利給許多女性帶來了希望,讓她們相信韓國最終能夠解決性別不平等問題。但到目前為止,這種希望正與根深蒂固的偏見以及仍然將職場媽媽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的文化發生沖突。
韓國是發達國家中性別工資差距最大的國家,徘徊在 30%左右,但這僅僅是冰山一角。
“職場媽媽永遠在‘完美員工’與‘完美主婦’間掙扎”,50歲的仁川母親尹英荷道出普遍困境。育兒責任被默認為女性專屬義務,一些女性表示,她們在產后僅僅兩個月就重返工作崗位。一位來自光州的母親指出,希望新政府能夠幫助女性在生育后繼續留在工作崗位——對于一個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關鍵問題。
盡管男女之間存在薪酬差距,但韓國民眾研究所民意調查專家鄭韓旭在2019 年的一項調查中發現,近 70%的20多歲男性認為對男性的歧視很嚴重。鄭韓旭表示,“零和思維日益盛行,很多人認為女性的獲益是以男性的損失為代價的。”
研究人員表示,年輕男性的相對剝奪感以及不滿情緒大多在網絡中醞釀,一些網絡論壇上充斥著反女權主義的言論。
一些網絡論壇將反女權主義與反自由主義捆綁,甚至以“披薩派對”嘲諷世越號遇難者家屬。更嚴峻的是虛擬色情的產業化:虛擬色情內容激增,通常由年輕男性甚至是初中男生制作和分享;Telegram聊天室流通AI生成的女性裸照?!八麄円暣藶閵蕵?,而非犯罪”,研究者白善英揭露。盡管韓國立法禁止傳播虛擬色情,但加密平臺監管乏力,去年,近 800人向國家數字性犯罪中心尋求幫助——自 2018年以來增加了11倍。
盡管存在兩極分化,但也出現了一些共同點:許多政治派別的人士現在都認識到解決虛擬色情虐待和數字性暴力問題的緊迫性。
但更廣泛的改革需要的不僅僅是調整或重塑。正如鄭韓旭所說:“政治危機壓制了性別平等等有爭議的問題。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問題已經消失?!?/p>
注:本文為亞太日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