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間質(zhì)瘤(GIST)是最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之一。晚期GIST患者中超過75%存在干細胞因子受體(
Kit)/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受體(
PDGFRA)基因激活突變。
Kit
PDGFRA基因均編碼Ⅲ型受體酪氨酸激酶,其病理性突變使得激酶失去抑制而自動激活。伊馬替尼(imatinib)是一種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既往研究顯示,伊馬替尼治療轉(zhuǎn)移性GIST具有較好的療效,但對患者長期生存影響仍不明確。
近期,歐洲腫瘤內(nèi)科學會(ESMO)旗下雜志《腫瘤學年鑒》(
Annals of Oncology) 發(fā)表BFR14試驗長期隨訪研究結(jié)果,表明晚期GIST患者接受伊馬替尼治療后,13.1%的患者實現(xiàn)20年長期生存,其中攜帶Kit外顯子11突變、女性、原發(fā)腫瘤較小的患者更具生存優(yōu)勢,而轉(zhuǎn)移灶完全切除或達到完全緩解的患者中位生存期(OS,超14年)較所有患者中位OS達到了翻倍
截圖來源:
Annals of Oncology
BFR14試驗始于2002年,這項多中心Ⅲ期研究納入晚期/不可切除GIST成人患者434例,患者持續(xù)接受400 mg伊馬替尼治療,若病情發(fā)生進展,則增加劑量至600 mg。
研究結(jié)果顯示,中位隨訪219個月期間,所有患者中位OS為75.3個月(約6.3年)。5年、10年、15年和20年OS率分別為56%、33.9%、19.8%和13.1%。
▲患者使用伊馬替尼治療后隨著時間延長,OS變化情況(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此外,相比于男性(64.6個月)、原發(fā)灶位于其他部位(49.4個月)、腫瘤直徑>5 cm(54.7個月)、攜帶Kit外顯子9突變者(68.7個月),女性(100.6個月)、原發(fā)灶位于胃部(100.3個月)、腫瘤直徑≤5 cm(108.8個月)、攜帶Kit外顯子11突變者(107.5個月)的中位OS均顯著更長。
9.2%的患者實現(xiàn)轉(zhuǎn)移灶R0切除,其中位OS為173.8個月(14.8年),顯著優(yōu)于R1切除(邊緣切除)或R2切除(不完全切除)的患者。所有患者中,共有24.9%達到完全緩解、39.9%達到部分緩解。相比于部分緩解或病情穩(wěn)定的患者,完全緩解患者的中位OS更長(171.6個月,約14年)。這些患者中位OS較所有患者中位OS實現(xiàn)翻倍。
總之,本次中位時間超18年隨訪結(jié)果顯示,伊馬替尼可為超過10%的晚期GIST患者帶來20年的生存獲益。未來應考慮對開發(fā)合適的預測工具,以早期發(fā)現(xiàn)更可能從伊馬替尼治療中長期獲益的患者。
Annals of Oncology官網(wǎng)閱讀完整 論文 。
封面圖來源:123RF
參考資料
[1] Blay, J.-Y., et al. (2025). Twenty year survival of advance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 treated with imatinib: Exploratory long-term follow-up of the BFR14 trial. Annals of Onc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16/j.annonc.2025.05.535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版權(quán)說明:歡迎個人轉(zhuǎn)發(fā)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gòu)未經(jīng)授權(quán)以任何形式轉(zhuǎn)載至其他平臺。轉(zhuǎn)載授權(quán)請在「醫(yī)學新視點」微信公眾號留言聯(lián)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