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能打的民辦大學——應該沒有之一——西湖大學連招錄博士生都能成為新聞熱點。
最近,西湖大學公布了 2024 年度博士生生源。537 名博士均畢業于國內外知名高校,包括清華大學、帝國理工、南洋理工大學、香港大學等,生源質量超過中科大和南大。
圖片來源:西湖大學官網
有人好奇,短短幾年時間,西湖大學怎么變得如此之牛了?
招生牛,錄取不拘一格
2024 年招錄的博士生已是「西湖八期」了。
憶昔當年才開張,第一期只招來 19 人;到四年后的 2020 年,西湖大學博士生人數就達到 200 人,增速驚人。而這,還是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來選材。比如去年,計劃招生 450 人,實際只招錄 380 人。今年則創下新高,達到 537 名。
有人計算過,西湖大學的招生規模年平均增長率高達 51.85%——要是中國股市也有這么牛就好了。
數據的背后,是西湖大學人才選拔的不拘一格。
優秀的大學,對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必定抱有不懈追求,但在追求中,也萬萬不可貪功冒進,一定要有平和發展的耐心以及章法得當的策略。
博士招生必定要貫徹大學的辦學理念。西湖大學的辦學理念是「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招募的教職員工都是國內外頂尖的研究者,通過與知名高校的合作,學科范圍一步一個腳印地增加。
從最初的生物學、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等學科,發展到今天,博士招生也僅有數學、化學、物理學、生物學和工學五個方向。其中,很多學科也是與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
圖片來源:西湖大學官網
去年底,杭州市衛健委與西湖大學共建西湖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今年即開始博士招生。
圖片來源:西湖大學官網
具體招生方式上,西湖大學也有自己靈活多樣的策略。在「申請-考核」制的框架下,除了傳統的普招,還推出了直接攻博項目,前者則又根據學士和碩士不同起點,分設 5 年和 4 年不同學制。這種靈活的招生方式能吸引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直接進入博士階段的深造,縮短學術路徑,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靈活選擇。
圖片來源:西湖大學官網
在對學生的選拔過程中,西湖大學注重綜合素質和學術潛力。
在資格預審和初審后,西湖大學會組織線下的綜合考核,由不少于 5 人的專家面試團隊判斷考試是否具備博士生培養的素質和潛力。
考生有 12 分鐘時間以 ppt 方式介紹個人的學術背景和科研計劃——ppt 必須用英文——然后是專家問答和英語口語考核,主要考查考生的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科研創新能力,以及對本學科前沿領域和最新研究動態掌握情況。
每位考生的面試時間大約為 25 分鐘。
能順利通過資格預審、初審、綜合考核三關,才能拿到讀博 offer。
憑借全球一流的學者和優中選優的生源,沒準施一公超越清華的壯語豪言,會很快實現。
辦學牛,發展與眾不同
好產品的出圈離不開差異化定位,好大學的發展依仗的是不走尋常路。
回想 2015 年春,包括施一公在內的七位懷揣教育夢想的科學家,攜手準備創建一所新型民辦研究型大學。經過兩年多的籌備(包括「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時期),2018 年 10 月,西湖大學在杭州成立。
成立大會的到場嘉賓可謂眾星云集,除近百位捐贈人外,還來了 5 名諾獎得主和 70 多名國內外大學校長及代表。
圖片來源:西湖大學官網
面子上的成功有了,要想基業長青,里子上的功夫更得扎實,還要創新!
作為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里程碑和標桿,西湖大學在過去的六年里開創了多個中國教育的先例。
首先,西湖大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的新型研究型大學。這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非凡的開創意義。大學的辦學和招生不是從本科生開始,而是以博士生培養為起點,創造了從博士生再到本科生培養的先例。
2024 年的博士生已是第八期(包括名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時期),而本科生才僅有從 2022 年開始的三期。
圖片來源:西湖大學官網
第二,西湖大學采用基金會辦學模式,目前是國內第一份。其資金來源包括政府資助、基金會捐贈以及競爭性科研經費,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模式為其他高校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圖片來源:西湖大學官網
第三,西湖大學實行的是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學校董事會是這種治理結構在國外比較常見,但在國內也算是前無古人的,體現出我國現代大學制度的探索方向。
圖片來源:西湖大學官網
第四,西湖大學的學術評價體系獨樹一幟。一蹴而就的創新鳳毛麟角,絕大多數突破性的創新都是日積月累的量變產生的質變。
為了鼓勵創新,西湖大學的學術評價體系不以論文的數量和引用率為主要評價指標,也不以論文所在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為主要評價指標,而是看從事的研究是否劍指相關領域的最前沿以及是否取得實質性進展。這一點有點像英國劍橋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前文提到過,與國內很多高校大而全的學科建設相比,西湖大學的定位堅持「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特點,注重基礎研究和學科交叉融合,努力實現原始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重大突破。
西湖大學不僅為中國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和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為全球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一切,都圍繞人才
大學好不好,教授配置肯定是最關鍵的因素。
西湖大學剛成立時,博士生導師僅有68 名。到去年年中,這一數字增加到240 名。
增長速度雖然比不上博士生的招生,但也的確是飛速了。這些學術人才擔任博士生導師或獨立課題組負責人(PI),在各自領域進行著開拓乃至引領的研究,而且平均年齡僅有 41 歲。
其中的講席教授都有長期擔任世界一流大學講席教授或正教授的履歷,學術研究能力卓越,人才培養經驗也很豐富。比如著名學者管坤良教授,早在 2000 年就已經在美國密歇根大學拿到教授,后又在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任教授,還擔任過十年杰出教授,2023 年入職西湖大學,任分子細胞生物學講席教授。
圖片來源:西湖大學官網
這些來自全球的杰出研究者,為西湖大學帶來領域最前沿的研究,以及國際化視野。
校方常年歡迎擁有全球各種學術背景的杰出學者、研究員和年輕科學家,并計劃兩年內將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包括講座教授)的人數擴充到 300 名。敢于如此大手筆地招攬人才,不僅顯示出西湖大學對人才的重視,也展現出校方雄厚的財力。
這是必然的。人才來了,設備和平臺自然也要跟上——全都需要錢。
2022 年(最新),西湖教育基金會接受捐贈的到賬金額為 9.72 億元。這個成績放在當年的高校經費排行榜中排名 292 位。
雖然總量不算多,但師均/生均非常高。這使得校方在科研投入和平臺建設方面有了相當的底氣。先進的實驗室設備、充足的經費支持保障了優秀的科研團隊能夠心無旁騖地發揮創造力。
圖片來源:西湖大學官網
一切圍繞人才展開,科研成果也就水到渠成
去年,西湖大學共發表CNS 論文 6 篇,排名全國第 15 位,不僅力壓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等老牌 985 高校,而且是前 20 名中唯一的「雙非」院校。此外,學校還獲得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涵蓋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的多個層面。
有了成果,還得轉化。轉化出的成果能讓研究者名利雙收,是留住人才的重要舉措。
西湖大學可能是國內唯一把成果轉化直接放在官網進站主頁的高校。學校建立了成果轉化的「雙螺旋」服務體系,以綜合服務、產業賦能和金融投資三大服務平臺為科技轉化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的專業服務。
圖片來源:西湖大學官網
西湖大學的建設圍繞人才開展,人才是整個產學研鏈條的中心。
講真的,學霸菌真不想把這篇推文寫成西湖大學的廣告帖,可無論怎么描述都避不開學校的優秀呢!也許,這就是一所好大學該有的樣子吧。
參考資料:
1. 西湖大學官網信息匯總。
2.https://wsjkw.hangzhou.gov.cn/art/2023/11/7/art_1229008589_58936298.html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我們長期為科研用戶提供前沿資訊、實驗方法、選品推薦等服務,并且組建了 70 多個不同領域的專業交流群,覆蓋PCR、細胞實驗、蛋白研究、神經科學、腫瘤免疫、基因編輯、外泌體、類器官等領域,定期分享實驗干貨、文獻解讀等活動。
添加實驗菌企微,回復【】中的序號,即可領取對應的資料包哦~
【2401】論文寫作干貨資料(100 頁)
【2402】國內重點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匯總(60 頁)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響因子(20000+ 期刊目錄)
【2404】免疫學信號通路手冊
【2405】PCR 實驗 protocol 匯總
【2406】免疫熒光實驗 protocol 合集
【2407】細胞培養手冊
【2408】蛋白純化實驗手冊
【2501】染色體分析方法匯總
【2502】國自然中標標書模板
【2503】WB 實驗詳解及常見問題解答
【2504】DeepSeek 論文寫作常用口令
【2505】中國科學院期刊分區表(2025 年最新版)
【2506】期刊影響因子(2025 年最新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