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詩歌|讀睡詩社
我什么都不知道
文/葉小松
大乘功法進入秘境,
進入我,只要稍微想一下
等閑事物就會天翻地覆。那個
剛剛叫醒我的,只是
一個夢境。又有什么必須經過我
流淌的汗水嗎?還是困斗之獸。
那時我有一頭烏發(fā),
漆漆如宇宙里的黑森林。
美麗的事物多不勝數
如財不過飽腹,如一頭困境之獸
在空曠的宇宙踩著
孤獨的腳步——
盼歸
文/寒山獨見(湖南)
臘八的電話里,他說:“媽,年下回不去了……”
母親的聲音輕得像落雪:“哦,我都好,在外頭,安穩(wěn)些。”
疫情卷走三年,廠子倒閉
零工換著做,兜比臉干凈
放下手機,窗外的雨正斜斜地織
思緒跟著風轉——
父親走得早,母親一手扯大仨
哥成了家,日子總吵吵嚷嚷
妹嫁了又分了,愁緒堆在眉梢
風裹著雨絲撲過來
他抬手抹了把臉,分不清是雨
還是別的什么,糊了滿眼
窗沿的云
文/麟游女子
風把云鋪在窗沿時
我總以為能伸手接住
像接住晾衣繩上滑落的襯衫
那團白會漫過指縫
帶著晨露的涼
和遠處麥田的香
——它們說那是自由的形狀
可玻璃總在中間咳嗽
吐出霧,模糊了邊界
我數著云的影子移動
從花盆到書桌
像數著自己挪不動的腳
后來云被風卷走了
玻璃上的霧凝成水
一滴,兩滴
砸在窗臺的裂縫里
像沒說出口的嘆息
原來有些向往
注定是窗內的人
看窗外的云
明明很近
卻碰不到
成熟的氣息
文/凡富堂
風掠過天空
沒有留下一絲劃痕
天空越遼闊
風就會越小心
仿佛所有的呵護
只給對的人
只有淡定的從容
才能看慣風云
任綠濤長吟
只需一點點的心動
就會扭轉乾坤
明媚的陽光
就像母親挑亮的燈芯
正帶著難以割舍的體溫
慈愛地撫過林蔭
那么的精心
動人念暖人魂
許多事
愛到了極致
就會有取之不竭的后勁
仿佛成熟的氣息
正在天地間的氤氳
鳳開村
文/章玉林
槍響時,
槐花正落向墳頭。
彈孔把三月的風,
釘在第三棵樹上。
后來改名字的人,
總繞不過那個四月。
他們用不同的發(fā)音,
擦拭同一塊碑文。
如今地圖上,
這個點很小,很輕——
像未及喊出的那個字,
卡在歷史的喉結里。
列車上
文/劉樹仁
我睡了一個長覺
列車不睡,它把我的夢拖長
長到,把帶來的小村濺濕一身海水
還好,沒有濺濕我
因為我蓋了一床長被
千百里的長被
鐵軌
文/劉樹仁
只用兩條,就能駝著火車跑
過河,抬高河面
跨澗,兄弟倆搭肩
鋪成橋
如果火車燃油充足
它想跑遍全球
兄弟倆,樂意把它
送上一帶一路
寫下事物
文/黃慶綢
生命如河蝦般渺小而浩瀚,漂泊無依
不讓遺憾化作空氣中無聲的流沙
紅塵有筆,蘸墨而書
記錄那轉瞬即逝的思想與事物
在亂章與晝夜中耕耘,不息不休
讓灰燼重現過往
銘刻天涯與深淵中的嗚咽
弘揚春雨般潤物無聲的文化
泥土般深沉的哲學
那些銘心刻骨的存在
唯有寫在歲月這張厚重的紙上,方顯其重量
刊于書頁,鑄入鋅版
讓文脈如江河般奔流不息
立德、立功、立言
是人生三不朽的碑銘
將大千世界寫成
一本系著紅絲帶的心愛之書
風吹過我的臉
文/黃慶綢(浙江)
沒有三千春水,
也無一萬星河,
心之林小得不能再小——
除了風,什么也不應答。
風吹過我的臉,
識我心音,知我顏色。
在閑云與溪月之間,
浮世人生里,尋不見自己的影子。
風的青睞,是無價之寶,
布谷鳥的消息落在我雙肩生根發(fā)芽。
那朵幽藍的花,是我北征途中遺落的夢,
懵懂如初。
門前晃動的是若有若無的青蘋果樹,
它的倒影讓我無法側身,也無法回頭——
與伊人一起,我們選擇不渡。
這里,時間如雨滴輕落,
微風拂過萬物,
花甸與銀河相吻,
而我只是,靜靜地,被風撫摸。
拜訪自己
文/黃慶綢
草莽并非只生蚱蜢
草澤耪人,我藏身于草深處——
曬不黑的魂魄,悄然潛入
那籌劃已久的故事里。
靜寂枝頭,被突兀的芽苞喚醒喧囂,
蟬聲不止,吟唱著
陽光下焦灼的歌謠。
獨飲月華釀的薄酒,
左腳停在荊棘之門前,
右腳踏在綠葉之門楣。
拜訪自己,
該如何啟齒,
才能長談盡懷?
草木的生活
文/凡富堂
被我們愛過
亦或被我們忽略過
但細碎的草木
仍然獨自應對著
塵世的苦澀
它們青青地來
枯黃地走
一生安于平淡
毫無波瀾地
在時光里深陷
草木的生活
總有些許的單薄
一輩子在泥土里匍匐
接受風雨的打磨
歲月的撫摸
但它們從不厭煩
亦然安靜地
咀嚼著日子的甘甜
夏晨
文/崔偉群
拂曉的雨沙沙
該是天庭的灑水車走過
晨光微曦映襯著天空瓦藍
些許白云學羊群走過
雨驅趕了燠熱多日滯留
風如心儀女子的柔情
你在小區(qū)里慢步
披一抹朝陽如黃袍加身
感覺自己就是天之驕子
路邊草叢里蟋蟀在彈琴
林子間布谷、八哥夾道歡迎
蟬鳴吱吱在你頭頂沸騰
那一該,你心中的歡喜
猶如這新的一天朝陽
亮堂了你的心空
連日來的凌亂情緒煙消云散
文/巴努
沙發(fā)凹陷處,我獨坐
茶水升起的霧氣,映照
許多女人這樣坐著
在客廳里,在窗邊
在時針踱步的寂靜中
孩子成為他鄉(xiāng)的星辰
丈夫是別處游蕩的晚風
我守著這杯茶
守著它漸漸涼去
守著它重新沸騰的某種可能性
但茶水燒開時
我聽見壺底的熱烈
正將顫抖的杯盞,漸漸撫穩(wěn)當...
命丟了(外一首)
文/張占云
那時候
每家都有五六個孩子
孩子多
命賤
被粗心的父母忘了生日
一直想找人算個命
擺脫眼前的困境
苦于說不上生日
只能做罷
望著身邊的人
一個個發(fā)達了
自己仍在為幾兩碎銀
整日奔波
有時想
這是不是
跟不知生辰八字有關
我把疼痛熬成燈
好多年了
習慣把生活的點滴
寫下來
有人說
像詩
也有人說
是小學生作文
不管是什么
日子
又多了一層意思
手揺蒲扇的歲月
文/米書
蒲扇被現代技術翻新
腦海里的蒲扇卻無法磨滅
蒲扇總在酷暑里招風護航
五分錢一杯的紅糖水
一塊冰冰涼涼的老冰棍
被攤前的老奶奶用蒲扇
精心打理著,怕一不小心
被蜜蜂和惱人的蚊蠅盯上
這可是一份安寧和期許
一絲涼意總在心田里種著
老奶奶用蒲扇把老冰棍送出
遞給那個眼巴巴看著的小子
歲月駕著思緒的鷹遠去
如今蒲扇已經換了樣
愈合
文/寒山獨見(湖南)
組合家庭的屋檐下
他把書本讀成泛黃
外企的西裝裹著年輪
幾段故事,都沒走到門
去年母親蜷在病榻
指節(jié)攥著他的手
“業(yè)立了,
根也該扎下”
如今臺燈常亮到深夜
母親話語在耳蝸打轉
他摸著心口那道舊疤
面對墻上慈祥的遺像——
童年傷口,何時愈合
我的生父,他在干嘛
轆轤水車
文/劉樹仁
這種車子古老,只能跑跑村子
上不了公路
發(fā)聲也單調:吱吱吱
奏出的曲子缺乏新韻,人們不再去聽
現在村村不再古老
土地不再用小小井字隔開
大片大片連在一起
它從井下掏出來的那桶水,已澆不活大片莊稼
村村寨寨,幾臺機械手
就能把土地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雨水不夠大,幾架飛機再把莊稼淋濕
轆轤水車只能尷尬閉口,或掩埋腳底那口枯井
萬物都在奔命
文/凡富堂
七月流火
萬物都在奔命
奔向新生
亦或奔向成熟
滾燙的熱浪
如奮進的旋律
澎拜著
洗心蕩肺的氣息
熱烈的季節(jié)
不可辜負
熾熱的陽光
一落下來
就會堆積成
透明的夢
籠在成熟的枝頭
溢出清香
宛若期望的沉重
朝著大地的遼闊
傾了又傾
太陽雨
文/陸勤元(安徽)
陽光正為七月的熱情作證
雨珠突然從光的縫隙里躍出
有人忙著收攤,有人加速奔跑
有人合并雙手撐做小小的傘
綠樹仰起臉迎接暖意的饋贈
泥土在光暈里睜開惺忪的睡眼
那些萎靡的草
正借著這場意外的滋養(yǎng)
慢慢抬起頭,探向天空
我收起匆忙的腳步
讓光斑與雨絲同時落入掌心
這短暫的交匯里藏著隱喻
當風雨與陽光同時降臨
別忙著躲避,或抱怨
攤開手掌, 捧住七彩蜜餞
夏日閑
文/陸勤元(安徽)
舀起一勺粼粼的靜
它卻在指縫間磨成細碎的塵
縮在暑氣澆筑的鋼筋森林里
心緒遭到蟬聲攻擊
踏著茶香的云霧
在客廳里數著歲月的白發(fā)
書房最頂層那本宋詞
突然飄出一瓣壓皺的小令
想借幾粒鳥鳴修飾詞句
卻聽到挖掘機的隆隆聲
好像被陽光烤焦的嘆息
西瓜攤的吆喝,如翻滾的氣泡
墻頭上炸開金銀花的甜香
貨輪壓平河水,發(fā)出滾燙的喘息
整座小城傾斜在晃動的光暈里
而我,握著半杯涼茶的余溫
除草
文/崔偉群
老家房子兩傍的空地
總有拔不完的野草瘋長
有如煩心事越積越多
生活到處是刺
當野草如烏合之眾爬墻上窗
你痛下狠手噴灑百草枯
枯黃一陣后,潛伏的草芽
又冒出來,你購置了把鋤頭
春天你將屋邊地挖個遍
種上玉米、毛豆、甜瓜
勤鋤,驚喜收了一筐又一筐
煩惱是你內心的雜草
用快樂的鋤頭除去負面情緒
你的心也成了座小花園
站在大海邊,我不贊你
文/劉樹仁
你有愛心,有同情心
捧來巨浪
沖刷我內心的熾熱
層層也未降溫
你喚來海鷹
聲聲呼喚驅散我孤獨
抬頭望望,每一聲滴下的都是孤獨的鳴噎
是在懇求我分擔你的部分
站在大海邊,還不如站在我種高的玉米地邊
每天聽聽玉米葉子
向我發(fā)出嘩嘩聲,每一聲
都流淌著清涼的碧綠
不能讓自己再黑下去
文/劉樹仁
黑了前半生,后半生不能再黑下去
譬如放學路上拾到一把小刀
放家里沒有交給老師
小學五年級的鉛筆,都在家里削好的
譬如回家寫作業(yè),從來不敢獨長一盞煤油燈
每天晚上都是趴在母親紡車前寫完的
譬如有一次在工地砸傷腳養(yǎng)了兩天
那個月沒有湊齊還兒子房貸
差點被銀行打成黑戶
這一切都成過去,就像皮膚黑,已改變不了
但下半生我盡力改變
拿起筆寫了詩
夕陽下寫出來的每一首
都涂上了夕陽之光
它們在閃閃發(fā)光
舊鑰匙
文/陸勤元(安徽)
那把共用的舊鑰匙
還留有父母手心的溫熱
卻轉不動彼此的新鎖
指紋在門把上疊成漩渦
像兩條難以交匯的河床
遞一杯熱牛奶
霧氣卻模糊了門窗
數著你離去的足音
比童年的故事短了三行
那些未曾說出口的詞語
在血管里沉淀成蒙塵的墨跡
最遠的距離
是全家福里并排的肩膀
兩顆心之間
翻涌著整片海洋
親情是擦不掉的指紋
血脈能否洗去舊鑰匙的銹跡
不能融入的一座城
文/寒山獨見(湖南)
在小縣城熱浪里,我
盼著一場雨,澆透煩躁
出發(fā)前幾日
妻子對我說
你去長沙后,該變天了
此刻,繁華正被大雨沖刷
我站在街頭
雨絲冰涼,像沒處安放的目光
風卷著落葉掠過腳邊
城市的熱鬧——
隔著一層透明的
玻璃
來日并不方長
文/寒山獨見(湖南)
畢業(yè)那日,同學拍著肩膀說
“有空聚聚,常回母校看看”
再相逢,已是二十年風雨
那棵梧桐樹已蒼老
調走那年,同事握著酒杯道
“路過進家坐坐,常回單位轉轉”
重逢時,又過了十個春秋
辦公室的窗景更美了
轉眼半百,鬢角染了白霜
三十載,風雨里各奔東西
才懂,來日只是風中的一聲輕嘆
給(外一首)
文/張占云
五男四女
共生了九個孩子
年輕時奶水足
自家孩子吃不完
喂鄰居的孩子
后來
越來越少
第九個孩子
幾乎全憑奶粉喂養(yǎng)
每次喂奶粉
也不管
老九能不能聽懂
總要說上一句
以前
娘的奶水
真的很足
羊和羊毛
辦公室需要整修
老板又舍不得出錢
就找?guī)讉€員工
利用休息時間去做
然后
開始抓違紀
罰的款
獎勵給整修辦公室的員工
國槐辭
文/凡富堂
像一個樸素的父親
站在小路邊
把蔭涼一一撐開
更像無數個彎腰的父親
守在家園
把烈日擋在身外
國槐的根扎得越深
就越在磚縫里蜿蜒
就像人們
攥緊大地的鐵拳
緘默、有力
卻從不能輕易折斷
風來時,它抖落葉片
雨欺時,它低垂枝干
它時刻拼搏著
綠得自由且坦然
它就像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一般
把苦難摁上額頭
一絲就是滄桑的一年
它就像甘于奉獻的先烈一般
把堅強刻進膝蓋
站著就是一生的風范
童年是什么
文/劉樹仁
一塊糖舔了半生,還甜在心里
一根鉛筆寫完小學,上學路上的字跡還未雪化
一個土臺子上長出的ABC,至今長在了鍵盤上
一個扁小的鳥窩,還在傳著母親的呼喊
一個草筐上的破洞,還在散發(fā)著青草的芳香
一個撂下書包的童真,還在水里裸露著魚身
童年像是散跑的野兔
脖子上從沒有套著一根被看管的繩子
更沒有碰上一個偷獵者,把好生生的童年捆綁著掠走
買苞谷
文/崔偉群
將不多的辣椒、西瓜
苞谷、甜瓜鋪在水泥地上
陽光下,老人的汗珠額頭上晶瑩
遞過二十元紙幣買七根苞谷
他從皺巴巴的紙錢中
顫抖著手找我十三元
沉甸甸的袋子
沉甸甸的心
仿佛便宜是我的錯
仍愿苞谷顆粒稀疏像表親
仍愿苞谷味如嚼蠟如生活本身
飽滿甜潤讓我心神不寧
多日田間地頭的汗水
凝結的是苦澀的鹽
纜繩
文/慈云
潮聲漸啞
月光把身影
澆鑄成錨
你的目光
是解不開的纜繩
時差
文/慈云
昨天很近
今天很遠
誰在歸途
漸行漸遠
夏日
文/劉樹仁
小時候的夏日,一棵冰糕,不用力
一舔就化
化在手里,5分錢把夏日抹甜
小時候的夏日,母親從不上街稱魚割肉
小小村子
也沒斷被蔥花腥味兒香著
小時候的夏日,沒有空調扇著
奶奶搖起一把荷葉扇子
一條巷子,比小小冷月還要涼爽
過去簡單
文/劉樹仁
我是從簡單中長大的人
一條褂子從夏天穿到冬天
熱了扒下 棉套
冷了再把它粘上
短了接接袖子
對付著挨到了婚裝
上下學從不分走上道下道
沒有分主路便道
窮孩子富孩子
都順著一條彎彎曲曲小路回家
也不迷路
那個時候的書包
不像背包鼓鼓囊囊
只裝著語文、算術、作業(yè)本
還有一枝隨寫隨削的鉛筆
不像現在裝下了課本,還要裝下課外補習
裝下智能計算器……
那個時候
一枝鉛筆就把我支撐到了大學
而且國字本科
現在,孫子也上了大學
我用國產紅旗車接送了這些年
才勉強進了民校三類
快樂的童年
文/劉樹仁
那個時候的童年
沒有一摞摞作業(yè)壓著
一出學校門,身子輕得就像蜻蜓
一會兒飛進家里舀瓢涼水喝
一會兒飛到柳樹下戴頂柳條帽
一會兒飛進父母干活的地里,撿起落在地里的癟花生吃
又吃又喝,從沒被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憋得臉紅脖子粗
聽到那個村里放上了電影
有大把空閑課外時間
抱起一個凳子就去占地方
跟《地雷戰(zhàn)》里學成了炮手
每到過年,把鞭炮摔得比地雷還響
清晨
文/李洪
鳥鳴穿過狹窄通道,撞破
黯灰色舊門,從響著哀樂的木質縫隙
擠進來。空氣逼仄
餐桌后堆滿肅穆
囚禁在鏡子里的,全是桃花變異的干尸
裂紋依然猙獰
檀木座鐘敲了六下,水墨畫上的山
烏桕樹,石頭和寺廟
次第醒來,烏鴉飛走的枝頭
晃動著葬禮遺落的白
起身,重新經過祭壇,石橋,空寂
走回木窗下
我不過是丟失靈魂的道具
被拋棄,被撕碎,被抽去骨頭
有人說話,有人拔掉了燃燒的燈火
反復敲空陶罐,舊玻璃,反復
將掉落的頭發(fā)按入掌紋
雜音乘虛而入
仍然無法叫醒面北而跪的人群
巫師詛咒過的鐵欄桿上,掛著逝者的衣服
和一柄銹蝕的刀
遠處,枯技更加隱晦,更加惴惴不安
幾聲鼓響后,有人收起了招魂幡
夏日
文/張帆
牽牛花,不再爬藤
懨懨地耷在籬笆上
野薔薇,默不作聲,躲在墻角
也不開花
蜻蜓開著童年的小飛機
在草坪上,歇了一架又一架
遠道而來的麻雀,不吵不鬧
也不怕太陽的火辣
在母親的晾衣繩上
與午間的風,悠然自樂地蕩著秋千
那時,我還沒有長大
爸媽出去干農活,把我鎖在家
我呆呆地趴在窗戶,一邊聽蟬鳴
一邊等那個叫喊
冰棒、涼粉的賣貨郎
他還沒有進村
我就遠遠地聽到
他肩上的扁擔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響
像綿綿的鄉(xiāng)音
在我的耳畔,縈繞了幾十年
夏日的山坡
文/張帆
蜻蜓飛來飛去
蝴蝶也飛來飛去
金燦燦的陽光,在山坡上
開成了一朵朵野花
蜻蜓在數沙棘花
一瓣、兩瓣、三四瓣
蝴蝶在護守狗尾巴草
五株、六株、七八株
老九呢
是個放牛郎
他喜歡沙棘花,也喜歡狗尾巴草
不過,他更喜歡那個叫荷花的姑娘
蜻蜓飛來飛去
蝴蝶也飛來飛去
山坡上,做的夢多
丟失的夢,也多
風吹荷塘
文/張帆
不是風吹一下,荷
就開一朵
而是荷多開一朵
風,就多了一個
開花的夢
有了風
水不平靜,荷也不平靜
水面上
波光粼粼的是她的影
細細碎碎的是她的心思
飛來的蜻蜓
點了幾下水面
都沒有點開,荷的心思
反而泛起了圈圈漣漪
越鎖越緊
風,吹過荷塘,解開了柳的衣扣
又掀開了荷的裙子
掀開了裙子,也沒看到什么
荷,一臉鐵青,水
一懷沉靜
夕陽
文/張帆
像一位垂暮的老人
懷擁著歲月的滄桑
徘徊在山頭
想起過去的時光
晚霞映紅了暢想
只是太遙遠
只是太短暫
憶起心中的遺憾
夕陽
像一滴悲傷的淚
從山頂滾落到湖的臉旁
落日
文/張帆
慢慢墜落地平線
以變幻無常的人生
在云彩里時隱時現
青春、歲月、生命
仿佛過眼煙云
卻又戀戀難舍
夕陽懷著無限的追憶
落是落下去了
一顆紅彤彤的心
仍浮在地平線
最是難舍霞光的最后一瞥
心中復繁的滋味
一言難盡
仿佛一湖秋水
看似平靜
平靜里暗藏著無言的傷悲
每一個動詞,都有不可逆轉的張力(組詩)
文/李洪
1.等待下雨的星期天
帆布藍風衣映射在玻璃鏡上,很舊
我忘記誰曾穿著它,走過霜降和冬至
一只腐腿的狗,一個披散頭發(fā)的女人
已經消失在己卯年的巷口
風繼續(xù)吹,梧桐樹下沒有仰望夜空的孩子
葉子停止飄零,枯枝上掛著蝶翅
趿著拖鞋穿過麥田,沒找到
砍伐烏桕樹的斧頭
燈火熄滅,丟失耳朵的窗依然敞開著
我無法將倒在樓梯口的影子叫醒
貓踱著似曾相識的方步從井口返回
打碎安置在角落的泡菜壇子
不會將銹蝕的彎刀磨亮,就讓它蜷縮在朽木門后
打結的套索里,回響著獨角獸的嘶吼
2.黎明
離開墓地,那群沉默的送葬人
扔掉了鐵鍬和偽裝
重新返回山崗
枯樹上簌簌響著烏鴉的驚惶
風吹落的每一個動詞,都具有不可逆轉的張力
仍然靜寂,仍然需要一顆子彈的烈度
擊穿掩住真相的黑
開始咳嗽,開始竊竊私語
開始將倒在石頭上的影子
扶起。當白頭鵯鳴聲躍出草叢
叫醒聆聽的耳朵
有人點燃了篝火
有人撕碎了擋住去路的漆黑幕布
3.灰色正午
鳥兒退去,露出灰色骨架
站在邊緣回望的影子,在季風抵達之前
就已失去蹤跡
失血的臉陷在舊銅鏡里,無法掙扎
無法阻止魚尾紋從容爬過
木魚敲碎的聲音,正從檀木漆盒里
源源不斷地涌出
無雨。遠處人聲鼎沸
經過的傘,躲不過一場詰難
無數絨花和暗香擠破肅穆
劃痕盤踞的玻璃幕墻上
缺乏一盞亮著的燭火
背風而立,讓昨夜風聲再次包圍
丁卯年的云更加詭譎
鴿哨穿過廣場,撞響流浪的石頭
沒有回音
貓的死訊,也許是另一種警示
4.丟失山坡的羊
回到山坡,回到黑山羊丟失的草地
繼續(xù)與死去的牧羊人交談
他堅持把草帽掛在九月
遮住子彈上膛的火藥槍口
饑餓被狼藏進橡樹林
無法用骨頭填滿
當火把熄滅,半月彎刀扔了出去
斬斷由遠而近的狼嚎,不留血跡
我不會撿起無酒的空陶罐
就讓它重新輪回到秋分前夜
啞火的不止是沒有射出的子彈
還有那株被盜伐的欒樹
撿回皮鞭抽碎的殘月,我又站進盛開的含羞草叢
像一只丟失山坡
往回走的羊
5.黑白
傾斜的樹和風吹不動的蒿草
是黑色的。穿過巷子的風衣
是黑色的。黑的晾衣架和石碾
黑的叫不出聲的狗
黑的石墻和站立不穩(wěn)的影子
從谷雨夜走下木樓梯的腳步聲也是黑色的
彷徨在窗口的低泣和喧嘩也是黑色的
只有光陰鏤空的背景,泛著模糊的白
關注讀睡,閱讀更多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chuàng)辦于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fā)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chuàng)新、詩的精神愉悅。讀睡詩社自成立起,發(fā)起了一項重要活動:每年為詩友免費出版合著詩集,這項活動得到詩友們的大力支持和關注。現已出品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yōu)秀詩作,出品優(yōu)質詩集,朗誦優(yōu)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yōu)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原創(chuàng)詩歌 | 讀睡詩社
點亮在看,為詩人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