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我剛‘飛’回地球啦!”7月18日下午,上海星環中心航天體驗展現場,10歲的熊可萌摘下VR眼鏡,小臉因興奮泛紅——她剛在“火星救援”中成功操控虛擬救援車營救科學家。
此刻,她和39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正攥著蓋滿印章的手冊,仰頭凝望航天模型,眼中閃爍著向往的“星光”。這場名為“LOOP-X 勇闖深空”的沉浸式展覽,將星環中心打造成一座“太空訓練營”,也為“小候鳥”們的假期生活點亮了充滿未來感的科技光芒。
當“小候鳥”遇見太空
完成一場從好奇到敬畏的挑戰
對于“小候鳥”們來說,這個暑假的“太空之旅”遠不止看個熱鬧。“這是北斗組網模型,三個軌道像鐵環一樣,能覆蓋全球。”講解員說著,來自河南的小宇也一起踮腳湊近,手指沿著模型軌道輕輕描摹。在“火星救援”VR區,孩子們戴上設備后,有的緊張地攥住座椅扶手,有的興奮地喊“我看到火星車了!”
讓孩子們爭相體驗的,是展覽中模擬航天員訓練的“硬核”項目。“多維滾環轉起來時,我感覺天旋地轉,差點抓不住扶手!”來自江蘇的小熊擦了擦額頭的汗,眼里卻閃著光。工作人員介紹,這些設備高度還原了航天員地面訓練的真實場景,“旋轉的加速度都是經過測算的,我們想讓小朋友們知道,成為航天員需要超強的體能和意志力。”
除了“吃苦”,孩子們還能“闖關”。展覽設置了20余項闖關任務,完成即可領取榮譽證書或太空紀念品。來自東明路街道暑托班的賈駿杰舉著剛蓋好的印章對記者說:“我們剛剛挑戰了‘天地通話’‘火星育種’,還學會了看航天任務手冊,親身體驗的感覺真好。”
從“看展”到“入戲”
中國航天的“沉浸式打開方式”
這場展覽的“用心”,遠不止讓孩子玩得開心。“我們要讓航天從‘新聞里的成就’變成‘可參與的體驗’。”主辦方中國遙感應用技術協會科學普及分會的工作人員介紹,展覽不僅有“返回艙著陸模擬”“探月飛行”等任務還原,更藏著不少“獨家秘籍”:能觸摸到的航天任務實物、首次公開的國外經典飛行器模型……展覽中的“太空食品”也是按航天員同款標準來準備的。
從“小候鳥”到“小科技迷”,許多孩子表示,他們喜歡這樣的“未來感”。在中國空間站主題區,孩子們可以模擬“交會對接”,體驗“太空快遞員”的精準操作。
在“載人登月”展區,新型探測器的模型旁,貼著“中國即將成為第二個實現載人登月的國家”的介紹語,“說不定我們長大了,就能坐這個去月球!”小宇摸著模型外殼說。
星環中心里的“太空課堂”
電競地標的新身份
這場“太空奇旅”的舉辦地上海星環中心,本身也是個“科技感拉滿”的地方。作為上海電競中心南區,這里毗鄰前灣公園,總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由15棟建筑拼成“鉆石”造型,玻璃幕墻在陽光下折射出星辰般的光芒。
這座以電競產業為核心的“未來之城”,在假期化身成了航天科普的新舞臺。“我們希望通過‘電競+科技’的融合,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運營方負責人介紹,星環中心的商業空間本就規劃了VR游戲、電競主題館等業態,“航天展的‘沉浸式體驗’與這里的場景高度契合。”
據悉,展覽位于星環中心H1棟,展期 貫穿整個暑假,8月31日畢展, 無 論是親子家庭還是科技愛好者,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太空任務”。離開時,孩子們攥著紀念品,小臉紅撲撲的。或許若干年后,當他們真的坐進返回艙、登上火星車,也會想起在星環中心的那一次“心跳加速”。
記者:王若曦
初審:湯婧嫻
復審:方雨斌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