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裝修旺季,不少社區因裝修噪音、垃圾堆放等問題陷入投訴糾紛,但莘莊鎮黎安二居今年1至6月卻實現了裝修類投訴“零記錄”,12345平臺整體投訴量也大幅下降。本期《約訪》我們邀請到黎安二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趙燕走進直播間一起分享“零投訴”社區背后的治理密碼。
本期嘉賓
黎安二居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趙燕
點擊收聽完整音頻
“年初,我們在分析去年12345數據時,認為3—10月是小區房屋裝修的高峰期,在房屋裝修的過程中存在裝修噪音擾民、裝修垃圾亂堆放或者沒有及時清理,這些問題不僅容易引發鄰里間的矛盾,還會影響社區環境。”趙燕回憶道。面對這些社區裝修“頑疾”,社區建立起“信息共享+前端干預”機制。趙燕說:“我們要求裝修申請提前在樓棟群公示,讓鄰居們知情。居委經常和物業公司核對,更新裝修戶信息、建立底冊,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同時居委、物業每天在社區巡查時,重點關注近期裝修戶的情況,上門宣傳,提醒施工人員要遵守規章制度,安全文明施工,發現違規行為及時勸阻。”將潛在矛盾化解在萌芽階段。
為了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效能,社區黨總支牽頭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共同完善了《黎安二居裝修裝飾規范協議》。協議明確裝修戶信息、裝修時間、裝修范圍、裝修過程中的禁止行為、垃圾處理等內容。趙燕介紹,“在制定和推行協議的過程中,物業、業委會和居委會分工明確、密切合作,共同維護小區環境和秩序。”
趙燕表示,為拓寬居民訴求渠道,更好地服務居民,樓道內公示了黨總支書記、物業經理的聯系方式并保持24小時開機。趙燕清晰記得在公布電話不久后的某個周日早晨:“小區一居民打電話來反映樓上裝修,不知道什么原因滲水到自己家中,十分影響生活,當時居民情緒很著急,也很激動,要求居委協調解決問題。我一邊安撫,一邊聯系物業經理,迅速到場查明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及時修復。同時協調好樓上樓下的鄰里關系。”
除了裝修問題外,房屋破損、公共設施老化,維修困難,同樣是居民的煩心事。趙燕回憶道,“今年4月,某樓棟公共污水管道漏水,居民家中受損,急需維修,但維修需要動用樓棟內的維修基金,并且書面征詢樓棟內業主的意見,因樓道內業主居住情況復雜,全部征詢完預計至少要兩周時間,但受損居民等不起,天天到物業催促,盡快維修。面對居民的焦灼,居委得知情況后,立刻委派該樓棟的樓組長,全力配合物業工作人員。利用晚上和周末時間,挨家挨戶上門開展征詢、解釋情況,結果7天就完成了征詢,維修得以迅速進行。”
在趙燕看來,社區治理實現“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社區”的愿景,核心在于激發居民的主體意識,調動居民主動參與治理:“我們通過微信公眾號、樓道群持續傳遞‘社區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理念,積極搭建議事會、圓桌會等平臺讓居民意見被聽見、被重視。”當意見不統一時,社區干部以“我能理解、我能體會”建立情感連接,繼而借助議事會,圓桌會等形式,討論社區中的難點熱點問題,挖掘居民深層次的需求和想法,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大公約數,同時邀請社區民警、社區律師,提供專業支持,用專業力量化解矛盾。
趙燕表示,未來黎安二居也將始終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引導黨員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帶頭參與志愿服務,帶動和影響更多的居民參與家園建設。讓“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社區”的治理理念落地生根,構建起更有溫度、更具活力的幸福家園。
記者:沈佳怡
編輯:蔡一涵(實習)
初審:湯婧嫻
復審:石思嘉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