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戰場形勢幾經反復。
到了今年夏天,這場戰爭的性質和格局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
近日,法國主導的“援烏聯盟”已經有30國加入,而俄這邊卻只有朝鮮。
與此同時,特朗普一改之前的態度,對普京下達最后和談期限。
俄羅斯被迫重啟外交攻勢,將外長派往北京緊急交底。
援烏聯盟
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期高調宣布,由30個國家組成的“意愿者聯盟”已正式成形,明確目標是對烏克蘭提供全面支持。
不同于過去僅限于武器援助和財政輸血,這一次,法國和英國明確提出要部署5萬兵力進入烏克蘭境內,并計劃在巴黎設立多國聯合指揮中心,統籌軍事、情報和后勤系統。
英法的軍事調動意味著歐洲部分力量正從“代理戰爭”的背后走到前臺,試圖親自介入戰局,直接對抗俄羅斯。
值得注意的是,這支“聯盟軍”不僅囊括北約主要成員,也包括一些此前立場中立的歐洲國家。
盡管聯盟在組織層面聲勢浩大,但其實成員國之間的態度并不完全一致。
德國方面就對長期派兵表示保留,稱國防負擔可能損害國家工業系統;而意大利、希臘等南歐國家干脆拒絕派出地面部隊,聲稱“支持不等于參戰”。
更微妙的是,美國雖然表達支持,卻刻意回避是否將這些兵力納入北約集體防御條款。
顯然,華盛頓也在為可能的反撲風險劃出“責任邊界”。
就在這一聯盟加緊成形之際,美國政府也做出了驚人的政策轉向。
原本試圖調解沖突、避免深陷戰爭泥潭的特朗普,突然轉變態度,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包括“愛國者”導彈在內的進攻性武器系統,并以“50天”為時限,要求俄羅斯盡快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否則將面臨新一輪嚴厲關稅制裁。
這一通牒無異于對克里姆林宮的直接警告,而背后隱藏的則是特朗普對普京“失望情緒”的徹底釋放。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關于戰略重心的爭論也日趨激烈。
以格雷厄姆為代表的鷹派力量主張對俄全面施壓,甚至提出對所有購買俄羅斯能源的國家征收懲罰性關稅。
但國防系統中另一派則警告,美國目前在歐洲、中東與印太地區已難以實現“三線作戰”,不應再被烏克蘭戰事牽制戰略資源。
種種跡象顯示,美國自身也面臨戰略分裂的困境,雖態度強硬,但未必能維持長期一致的政策執行。
對華交底
對于俄羅斯而言,局勢顯然變得空前緊迫。
一方面,來自西方的包圍圈正在迅速收緊,另一方面,國內經濟與兵力的壓力也在不斷積累。
為了打破孤立,俄羅斯加快了戰場部署,在烏東多個區域發起進攻,試圖在美歐援助徹底到位之前創造有利局面。更重要的是,俄羅斯正試圖在國際舞臺上尋求“實質盟友”支持。
朝鮮的角色在這一階段突然被推上前臺。
據情報顯示,朝鮮已向俄羅斯提供了超過1200萬發炮彈,并準備派出3萬“志愿人員”,協助俄軍在技術與后勤方面作戰。
老撾也公開表示,將向俄控區派出排雷小組,成為第二個公開站隊的國家。
雖然數量上不具對稱性,但在象征意義上,這種“硬核支持”對俄羅斯而言尤為重要。
就在此時,拉夫羅夫結束對朝訪問后,馬不停蹄飛抵北京,與中國外長王毅展開閉門磋商。
這一舉動被視為“交底外交”的延續——即在俄羅斯內部外交路線進入調整期之際,向中國通報核心戰略意圖,爭取后方穩定。
根據中俄雙方消息來源顯示,普京此次通過拉夫羅夫親自傳遞“口信”,希望借助中國的支持平衡當前外交壓力,防止西方包圍圈形成“外交合圍”。
王毅在會談中的回應極具分量。
他不僅重申中俄關系為當前國際體系中“最成熟、最穩定、最具戰略價值”的一組關系,還指出,中俄在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將繼續相互支持。
這番話既是對俄方施壓背景下的“定心丸”,也是中方向外界表明自身原則立場的清晰表達。
不過,中國的支持并非無條件。
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堅持推動和平解決,堅持根據《聯合國憲章》原則處理國際爭端,反對任何形式的單邊制裁與外部強權干預。
同時,對于俄朝快速靠近的態勢,北京也釋放出隱性提醒信號,表明對東北亞局勢過度升溫保持警惕。
這種審慎態度,是中國當前地緣外交策略的核心。
中國沒有選擇站隊沖突任何一方,也沒有在西方制裁與俄方合作之間走極端路線。
相反,中方保持戰略克制,強化多邊協作,通過參與上合組織、金磚機制與聯合國框架,持續擴大自己的外交回旋空間與影響力。
而中方的這種立場,在全球局勢日益走向不穩定的今天,恰恰成為為數不多的“平衡力量”。它既不做激化者,也不做旁觀者,而是在戰與和之間,成為影響局勢走向的重要變量。
可以說,在俄烏戰事越陷越深、美歐加碼施壓、俄方強硬回擊之際,中國是目前唯一能同時與三方保持直接溝通窗口的大國。
如今,當30國聯盟準備集結,當美國對俄羅斯下最后通牒,當俄羅斯開始戰略反撲與外交整合,一場可能改變全球格局的重大沖突似乎正在逼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