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給我們說的是,保底都拿到一萬三千元,實際根本掙不了那么多。”說這話的人,是曾在成都新都區一公司應聘過貨運司機的受害者,他們反映,自己遇到了騙局。
2025年5月,成都市新都區公安分局接到群眾報警,反映轄區內4家公司涉嫌實施“套路運”詐騙。報案人稱,這些公司以“高薪”、“保底收入”等為噱頭,誘騙求職司機購買高價車輛,從中非法牟利。接警后,警方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
經調查,警方查明以犯罪嫌疑人艾某、熊某、朱某為首的詐騙團伙,通過出資成立4家空殼公司作為掩護,長期利用線上線下招聘平臺,虛構“機場專線”、“城際專線”等業務崗位,并以“高薪”、“保底工資”等不實承諾吸引求職者應聘。在充分掌握該團伙犯罪證據及活動規律后,警方成功打掉該“套路運”詐騙犯罪團伙,目前正在提請檢察院依法逮捕中。
跑成綿專線收入保底一萬三?
多名司機反映遭遇“套路運”詐騙
一輛10來萬的車,一旦有司機“上鉤”后,這伙人就會惡意抬高幾萬元,然后賣給這些司機。記者了解到,類似的套路,成為這家公司的主要圈錢手段。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這伙人最初在新都開設一家招聘貨運司機的公司,一旦求職者應聘“成功”后,該團伙業務員隨即誘導其前往指定的關聯汽車銷售公司購買車輛。
實際上,團伙成員已與相關車商勾結,將車輛價格惡意虛高2萬元以上出售給不知情的求職者,非法賺取差價。而他們還給司機承諾,每個月可以輕松保底跑一萬三千元,實際上,“這是根本跑不了的,他們找了一個最高位數,保底宣傳一萬三千元是夸大了的,不可能達到的數據。”成都市公安局新都區分局刑警大隊民警李佳駿介紹。
警方揭秘“套路運”背后騙局:
利用高額高息騙錢
警方透露,一些應聘的司機,被安排跑城際專線,主要是成都到綿陽的貨運司機,但是在這些線路上,常常都是散客,每次跑單的單量達不到,保底收入達不到。
所謂“城際成綿專線”業務:實則為成都、綿陽兩地間的非法營運業務,該團伙刻意隱瞞其非法營運事實,將其包裝成正規專線業務。該業務缺乏有效的市場調度與資源保障,司機同樣無法獲得承諾的穩定收入。
此外,在購車環節,該團伙成員進一步誘導求職者向指定貸款公司辦理購車貸款。因車價被蓄意抬高,貸款金額相應增加,團伙成員借此再次從貸款公司及汽車銷售商處獲取非法返點回扣。
警方進一步的調查結果清晰揭露,該團伙向求職者承諾的兩項核心“保底”業務均為虛假:
所謂“某大型網約車平臺在蓉機場專線”業務:該團伙聯系的調度員僅為某大型網約車平臺在成都的授權代理商員工。
該調度員明確表示,該團伙制作的網約車平臺派單系統均為機選派單,無法保證單量,司機收入受季節、旅游淡旺季影響顯著波動,絕無可能達到該團伙所承諾的保底薪資水平。
該犯罪團伙的運作模式已明確:以虛假高薪招聘為名,誘騙求職者高價購車并辦理貸款,最終拒不兌現工作承諾,致使受害者蒙受巨額經濟損失。
近日,在充分掌握該團伙犯罪證據及活動規律后,成都市新都區公安分局組織警力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成功打掉該“套路運”詐騙犯罪團伙,目前正在提請檢察院依法逮捕中。
警方提醒,在求職過程中務必提高警惕,切勿輕信“高薪保底”、“輕松入職”等不切實際的承諾。對于要求先行支付大額費用(如購車、培訓費等)的招聘,尤其要謹慎甄別,多方核實信息。一旦察覺可能被騙,請立即報警,并注意保留相關合同、轉賬記錄、聊天記錄等證據。成都市新都區公安分局將持續保持對詐騙犯罪的高壓嚴打態勢,全力為受害群眾挽回損失,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