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當今世界最關鍵的雙邊關系,中美兩國絕對是排第一的。一個是全球老大,一個是快速崛起的新秀,兩國之間的互動直接影響著全球格局。尤其這幾年,中國綜合實力蹭蹭往上漲,軍事力量更是突飛猛進,美國那邊自然就把我們當成了頭號對手。
可問題來了,美國軍力這么強,為什么沒像當年海灣戰爭那樣,直接拉著盟友對中國動手呢?有人可能會說,美國肯定動過這心思,但為啥一直沒敢付諸行動?我覺得,答案就在于咱們干了三件事,實實在在暴露了我軍實力,讓美軍掂量再三后不敢輕舉妄動。這三件事分別是:科技強軍之路、軍民魚水情,還有軍隊的信仰。
要說軍隊強不強,光看人數可不行,現代戰爭拼的是科技,誰的裝備硬,誰的武器牛,誰就占上風。咱們中國這些年在這方面可沒少下功夫。2023年,中國的軍費開支大概是2283億美元,軍隊總人數算上武警有200萬現役,50多萬預備役,陸軍85萬、空軍39萬、海軍23.5萬,規模上穩坐世界第一。但數量只是基礎,關鍵還得看裝備質量。
先說陸軍。咱們現役坦克總數大約5400輛,主力是三代坦克,像99式主戰坦克有1200輛左右,96式2500輛,還有幾百輛15式輕型坦克。這幾款加起來4000多輛,跟美軍的第三代坦克數量差不多,性能上也不落下風。
99式坦克剛出來的時候,直接躋身世界頂級坦克行列,能跟美國的M1A2硬碰硬。說起坦克發展史,就得提咱們的老朋友59式。那是1959年蘇聯援建的第一款國產坦克,剛出廠時火力、機動性都不錯,比英國的“百夫長”還強點。可惜后來中蘇關系一變,技術斷了,再加上對越自衛反擊戰暴露了不少問題,比如只能停下來打炮,動不了就沒法還擊,科研人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從那以后,咱們開始自己搞研發,吸取蘇聯的皮實耐用,又學西方的精密技術,終于在1999年整出了99式坦克。這一路走來,科技進步讓咱們的裝甲部隊徹底脫胎換骨。
再看海軍。幾十年前,咱們海軍啥樣?連像樣的軍艦都沒幾艘,80年代劉華清將軍訪美時,看著人家的航母只能干瞪眼,心里那個酸楚可想而知。那時候中國有493萬平方公里的海域,1.8萬多公里海岸線,卻沒一支現代化海軍,憋屈得很。
后來慢慢起步,從導彈快艇到054護衛艦,再到052D驅逐艦,直到055大驅和國產航母下水,咱終于揚眉吐氣了。尤其是003號航母,2022年下水,標志著咱們造航母的技術已經成熟。海軍三大艦隊——北海、東海、南海,主力艦艇包括055型萬噸大驅、052D導彈驅逐艦,還有一大堆護衛艦和潛艇,實力今非昔比。
張召忠回憶海軍發展時說過,從一窮二白到今天這規模,科研人員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有些人甚至把命都搭進去了,比如艦載機之父羅陽。正是這股子科技強軍的勁頭,讓咱們海軍從家門口被人堵,變成了能在遠洋跟美軍掰掰手腕。
空軍這邊也一樣。1956年殲-5戰機首飛,到現在殲-20隱形戰機列裝,運-20大型運輸機服役,東風系列導彈亮相,咱們的空中力量早就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殲-20作為五代機,隱身性能、機動性都屬一流,跟美國的F-22、F-35比也不虛。東風-41洲際導彈射程1.2萬公里,能打到地球另一邊,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科技強軍這條路,咱們從跟在別人后面跑,變成了并肩跑,甚至有些領域還能領跑一把。美軍看著這些“大國重器”,心里能不犯嘀咕嗎?
光有好裝備還不夠,軍隊要是沒人民支持,那就是無根之木。咱們的軍隊有個響亮的名字——人民子弟兵,這可不是隨便叫的,而是打心底里跟老百姓連在一起。軍民魚水情,是中國軍隊獨有的法寶,也是美軍比不了的優勢。
1998年那場特大洪水,很多人應該還有印象。長江兩岸洪水滔天,戰士們扛著沙袋往大壩上沖,可沙袋哪擋得住百年一遇的洪峰?關鍵時刻,連隊指導員一聲令下,戰士們綁上繩子,手拉手跳進洪水里,用身體堵缺口。
老百姓在岸上哭著喊:“求你們別跳了,家沒了還能重建,你們可不能有事!”可戰士們沒退,他們知道,堤壩后面是無數人的家,退一步都不行。那次抗洪,犧牲了多少人沒人細算,但老百姓記住了,這支軍隊是真心為他們拼命的。
再往回看,淮海戰役更是個經典例子。1948年,解放軍跟國民黨打得不可開交,光靠部隊自己哪夠啊?結果解放區幾百萬老百姓站出來了。543萬民工參與支前,推著20.6萬副擔架、88.1萬輛車、76.7萬頭牲畜,運了9.6億斤糧食、7300噸彈藥,還轉運了11萬傷員。
陳毅元帥說得好:“淮海戰役的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這哪是單純的軍隊打仗啊,分明是全民戰爭。老百姓把最后一把米拿出來做軍糧,最后一塊布縫成軍裝,寧可自己餓著凍著,也要讓戰士們有勁打仗。
為啥軍民關系這么鐵?因為這支軍隊打從一開始就是為人民而生的。戰爭年代,他們沖在前面擋子彈,和平年代,他們抗洪搶險保家園。老百姓心里有桿秤,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支持誰。反過來,軍隊也知道,人民是最大的后盾。
打仗時物資不夠,老百姓送;戰士受傷,老百姓抬;勝利了,老百姓夾道歡迎。這種關系,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美軍再強,他們有這底氣嗎?他們的軍隊跟老百姓能這么一條心嗎?答案不言而喻。
裝備有了,人民支持有了,但要讓軍隊真正無敵,還得有魂。這個魂,就是信仰——為啥而戰,為誰而戰。咱們的軍隊有黨指揮槍的傳統,每個戰士心里都裝著保家衛國的大義,這股信念比啥武器都厲害。
1951年的鐵原阻擊戰,就是最好的證明。抗美援朝時,63軍接到任務,要擋住聯合國軍7萬多人的進攻,給后方大部隊撤退爭取時間。那時候63軍剛打完一場硬仗,24000多人疲憊不堪,補給也沒跟上,對面卻是裝備頂尖、后勤齊全的7萬精兵。
明擺著是場硬仗,甚至可能是送死。可戰士們沒一句怨言,收拾好武器就上了。他們把部隊化整為零,分成無數小隊,散布在20多公里的防線上,一個陣地一個陣地地死守。
這仗怎么打的?簡單說,就是拿命換時間。一個排、一個班守一個點,敵人來了就拼到最后,炸毀一個陣地后面還有下一個。聯合國軍火力再猛,也得一步步啃,20多公里走了14天,付出了十倍百倍的代價。而63軍呢?無一人被俘,全都戰到最后一刻。這種打法,美軍能想象嗎?他們的士兵有這覺悟嗎?63軍的戰士心里只有一件事:拖住敵人,保護后方,哪怕死也值。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信仰不是空話,是實實在在刻在骨子里的東西。新中國成立以來,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用血肉擋坦克,解放軍在邊境自衛戰中用命守國土,一次次證明了這支軍隊的魂有多硬。今天,200多萬現役軍人繼承了這份信念,隨時準備為國犧牲。這樣的軍隊,誰敢隨便碰?
科技強軍,給了咱們硬邦邦的裝備,讓美軍不敢小瞧;軍民魚水情,給了咱們源源不斷的后盾,讓軍隊立于不敗之地;信仰之力,給了咱們不屈的軍魂,讓戰士們無所畏懼。這三件事加起來,就是中國軍隊的底氣?;叵胄轮袊鴦偝闪r,咱們一窮二白,連頓飽飯都吃不上,可現在呢?從59式坦克到99式,從木船到航母,從小米加步槍到殲-20,咱們硬是靠自己闖出了一條路。
美軍不是沒實力,而是掂量過后知道,跟這樣的軍隊開戰,代價太大,勝算太小。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這不是吹牛,是事實擺在這兒。你們覺得呢?這三件事里,哪件最戳中你?歡迎留言聊聊,咱們一起說說心里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