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748字
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喂料是每天最開心的事。因為蝦長大了,可以賣錢。”在嘉興桐鄉馬鳴村的養殖場里,午睡醒來的養殖戶高鑫杰正悠閑地與妻兒聊天,到太陽即將下山時,他才開始喂料工作。別看他喂起蝦來駕輕就熟,但其實他從事水產養殖行業也僅有一年多的時間。
2024年,還在廠里工作的高鑫杰發現自己對養殖感興趣,感覺能憑借自己努力賺取更多利潤,便告別工廠流水線,繼而成家,用136萬元拿下68畝蝦塘,專攻羅氏沼蝦養殖。
如今,初入水產養殖業的高鑫杰,憑借一套科學、務實的養殖經,實現了從“打工人”到“高老板”的華麗轉身,蝦塘第一網畝產高達320斤,塘口價穩定在32-33元/斤,讓“有滋有味”的生活夢想觸手可及。
怎么做到的?
三大秘訣扎實落地。
秘訣一:
水質為基,氧足水活是根本
“養蝦成敗,七分在水!”高鑫杰表示,養蝦要將水質管理視為生命線,其核心就在于“高氧”與“潔凈”協同作戰。
深知溶氧是蝦類生長的命脈,他為68畝蝦塘配備了充足的增氧機,確保24小時不間斷高效運行,尤其在悶熱天氣或投喂后等關鍵時段,更是全力開啟,維持水體溶氧長期處于理想狀態,為蝦群創造舒適、活躍的生長環境。
高鑫杰。
同時,他建立了規律的換水機制,結合塘口實際情況,科學引入新水置換老水;精準使用高效的水質改良劑和底質改良產品,針對性調節水體pH值、氨氮、亞硝酸鹽等關鍵指標,促進有益藻、菌相平衡,構建穩定健康的池塘微生態系統。
在消毒環節,他偏好選擇過硫酸鉀復合鹽等相對溫和、刺激性小的產品。這類消毒劑能有效殺滅或抑制水體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降低疾病爆發風險,同時對蝦體的應激反應小,不影響其正常攝食和生長,也保障了最終產品的食用安全性。
秘訣二:
飼料求“穩”,小試牛刀定乾坤
高鑫杰深知“病從口入”“營養是基礎”的道理,將飼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置于選擇首位。
正在塘邊喂料的高鑫杰。
“我入行沒多久就選擇銘治飼料了,持續穩定的輸出,減少了因飼料波動帶來的養殖風險。”高鑫杰對飼料綜合性能的看重,不僅停留在追求生長速度,更關注蝦體的健康度、抗病力以及攝食后的消化吸收表現。
獨創“試驗池”,小試牛刀定乾坤。年輕人養蝦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高鑫杰的養殖場里,放著一個小魚缸,這便是他獨創的“試驗池”,用于飼料和動保大批使用前的試驗,目的是小池“先吃先試”,通過密切觀察試驗蝦的攝食積極性、生長速度、肝胰腺顏色、糞便形態以及整體活力等關鍵指標。“只有確認表現優異、無不良影響后,才將新批次或新類型飼料直接投入蝦塘。”高鑫杰笑著說道。
“試驗池”里的羅氏沼蝦,正吃著高鑫杰撒下的飼料。
秘訣三:
防病重“預”,環境調控御風險
面對如虹彩病毒等棘手的病害挑戰,高鑫杰認為,強大的水質管理和充足的溶氧本身就是對抗病毒最有效的“天然屏障”;潔凈、高氧的水體環境能顯著增強蝦體自身的免疫力,抑制病原滋生。
因此,他日常管理中對水質指標(如溶氧、氨氮、亞鹽、pH)的監測和調控一絲不茍,增氧機更是其對抗病害的“主力武器”。
“應激是誘發疾病的重要導火索,所以我投喂、巡塘都要保持池塘環境的相對穩定,讓蝦舒適生長。”所有的養殖病害中,高鑫杰最擔心的虹彩病毒也最棘手,因此,他優先強化增氧、穩定水質,謹慎管理,防病重“預”,調控環境抵御風險,為羅氏沼蝦的正常上市爭取時間和空間。
從工廠青年到養蝦能手,高鑫杰充滿魄力的轉身,除了能增加家庭收入,更為初為人父的他充滿了奮斗的動力。寂靜的蝦塘、清涼的棚房,炎炎夏日,妻兒吃著西瓜,談著家常……看著這樣的景象,高鑫杰倍感欣慰,撒向塘口的每一把飼料也更加給力了。
掃碼入群更多暢聊
轉載聲明
本文版權屬于南方農村報 、農財寶典 大國漁業,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朱潔珊
編輯:鄭燕云
水產人為“大國漁業”加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