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7月11-13日,第十五屆亞太原發性肝癌專家聯盟(APPLE)年會在日本神戶順利召開。本次大會以“肝癌多學科治療的新時代”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肝癌領域頂尖專家、學者及臨床醫生,共同擘畫肝癌診療新藍圖。近年來,肝膽腫瘤在診斷與治療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涵蓋手術、移植的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也日益完善,為無數肝膽腫瘤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亞太原發性肝癌專家聯盟將持續聚焦肝癌防治中的重大未解難題,凝聚全球智慧開展協同攻關,并積極探索肝癌診療的創新發展方向,為提升全球肝癌防治水平作出重要貢獻。值此盛會之際,我們特邀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彭濤教授深度闡述參會感受并分析肝癌領域的最新發展方向,為肝癌防治事業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聚力區域協作,領航學科發展,聚焦泛太平洋肝癌防治的學術中樞
在APPLE大會前期,彭濤教授作為大會主席之一牽頭了“同肝共濟”中日參訪交流會,與來自中國的三十余位肝膽腫瘤領域專家組成的學術代表團共赴日本大阪進行了深入學術研討與交流,不僅促進了中日腫瘤診療理念的碰撞與融合,更為雙方在科研創新、多學科協作、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開辟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彭濤教授參與“同肝共濟”中日參訪交流會
在參與APPLE大會過程中,作為長期參會者,彭濤教授指出,APPLE大會作為泛太平洋地區肝膽腫瘤領域的標桿性學術會議,其價值不僅體現在學術交流層面,更在于推動區域協作與學科規范化發展。肝膽腫瘤發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對亞太地區各國構成共同威脅,亞太原發性肝癌專家聯盟契合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抗擊肝膽腫瘤的大方向。作為專注于肝膽腫瘤的專業學術會議,APPLE年會針對性強,參與者涵蓋泛太平洋地區國家,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并且具備多學科協作(MDT)屬性,實現了對肝膽腫瘤領域的全面覆蓋,推動學術研討向更廣維度、更深層次、更全景化的方向發展。
會議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引領學科規范化發展,每年圍繞會議召開相關學科指南與專家共識的研討及發布,這些綱領性文件為學科發展提供了明確指引;二是彰顯了中國力量,當前會議主席由我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儉教授擔任,此外,樊嘉院士領銜的研究團隊取得的多項研究成果為亞太地區肝癌防治做出了突出貢獻,這些進展均體現了中國研究者在國際腫瘤治療領域的領軍地位;三是發揮示范作用,中國在抗擊肝癌過程中的經驗,對泛太平洋地區國家具有重要的引領、啟示與示范意義,中國方案在泛太平洋地區具有普適性,但醫療資源更為豐富,中國可通過技術、藥物、先進器械與設備的輸出助力更多國家抗擊肝膽腫瘤。例如,相較于部分歐美指南,中國肝癌臨床從業者擁有更豐富的靶向藥、免疫藥等創新藥物選擇,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更大空間與信心。
迎接AI挑戰,把握免疫新向,推動肝癌診療的范式轉變與多學科協同
彭濤教授強調,在當前知識爆炸與學科高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臨床工作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隨著AI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們越來越多地遇到患者或醫療同行借助人工智能對傳統診療方案提出質疑的情況。這一現象迫使我們不得不深入思考新時代的應對策略。正如周儉主席在開幕致辭中所強調的,"知識分享"與"多學科合作"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在AI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盡管個人專業能力的提升依然不可或缺,但以MDT模式為依托的知識共享機制與跨學科協同創新,已然成為推動學科突破性發展的關鍵所在,這也是未來醫學領域面臨的核心挑戰與發展方向。
近年來,免疫治療的突破性進展為肝膽腫瘤領域帶來了變革,重塑了該領域的治療范式。以PD-1/PD-L1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治療,無論是作為單藥使用還是聯合治療方案,都在臨床實踐中展現出顯著優勢——不僅大幅提升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和手術轉化率,更實現了總生存期(OS)的顯著延長。本次會議中備受關注的一項臨床研究數據顯示,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吉西他濱+順鉑(GemCis)方案在淋巴結轉移膽道癌(BTC)患者中取得了53%的ORR,這一突破性成果不僅讓臨床工作者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免疫治療的巨大潛力,更啟示了臨床醫生應當及時更新治療理念,在規范應用現有方案的同時,積極開展創新性臨床研究,不斷探索和拓展免疫治療的臨床應用邊界,為更多患者帶來生存獲益。
總體而言,APPLE會議作為原發性肝癌領域的重要學術平臺,在推動學科創新發展、整合區域醫療資源以及引領規范化診療實踐等方面發揮了深遠影響。展望未來,面對快速變革的醫療環境,如何積極應對新時代挑戰、深入探索免疫治療優化策略以及推動個體化精準治療,將成為推動肝癌領域持續發展的關鍵方向。這不僅需要臨床與科研的深度融合,更有賴于多學科團隊的協同創新,共同開創肝癌診療的新局面。
彭濤教授參與APPLE大會
專家簡介
彭濤教授
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大外科主任、肝膽外科主任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腫瘤??茙ь^人
廣西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
北京醫科大學本科、華西醫科大學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暨NIH-NCI博士后
中國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肝臟外科專家工作組專家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微無創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肝臟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癌癥中心國家腫瘤質控中心肝癌質控專家委員會委員、廣西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西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廣西醫學會普通外科學分會常務委員、《中華消化外科雜志》通訊編委、美國癌癥研究協會( AACR) Associate Member
Liver Int., Annals of Surgery, Toxins,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等SCI期刊特邀審稿人
以第一負責人承擔國科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課題等10余項。在Nature Aging,Gut., Ann Surg. Hum Genet., Ann Surg Oncol., Carcinogenesis, Cancer Letters, 等雜志發表 SCI 收錄研究論文 100余篇。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
編輯:Capps
審校:Robert
排版:Sophia
執行:Babel
本平臺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布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于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布的內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