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盟通過第18輪對俄制裁法案的前一天,也就是當地時間7月17日,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與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在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共同簽署了《肯辛頓條約》,這是自二戰結束后,英國和德國首次締結全面雙邊合作協議,該條約涵蓋防務、貿易、移民等多個關鍵領域,被視為英德關系歷史性的一步。
在條約簽署后,英國首相斯塔默稱《肯辛頓條約》是“英國和德國首個重大雙邊條約”,體現了“現代歐洲兩大國家之間的合作精神”,“這是一份實實在在的行動計劃,將為改善人們的生活帶來切實成果。”
德國總理梅茨則表示,簽署《肯辛頓條約》是“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每次特別提到協議簽署地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象征意義,將英德合作比作維多利亞女王與德裔阿爾伯特親王之間的婚姻:“我希望這也能被視為對我們條約的一個好兆頭。”
《肯辛頓條約》的核心條款之一,即締約一方若遭到襲擊,另一方必須提供援助,這意味著英國還是德國一旦遭襲,不管是類似911那樣的恐怖襲擊還是被其他國家軍事入侵,另一方都必須有所行動,提供支持;同時,條約還規定了“聯合出口行動”,英德兩國將聯合研發生產戰斗機、裝甲車輛和軍艦等贏得全球訂單。
《肯辛頓條約》的簽署不僅對英國和德國意義重大,對整個歐洲乃至冷戰結束后確立的國際格局都有重大意義,英國是歐洲重要國家,歐洲乃至全世界都具備重要影響力,德國則本身就是無可爭議的歐盟領頭羊,在俄烏全面戰爭繼續、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帶來的政治不確定性等背景下,英德兩國簽署《肯辛頓條約》,對歐洲安全尤其是正在進行的俄烏全面戰爭都有難以估量的巨大影響。
通過《肯辛頓條約》,不僅英德兩國能實現在軍工領域的強強合作,也包括防務合作,尤其是為核領域的合作:一旦未來美國不再為德國提供核保護,英國很可能會為德國提供核保護,甚至不排除幫助德國成為有核國家的可能性。
未來,很可能還會有更多國家加入,諸如法國和意大利等國,俄羅斯則成為了《肯辛頓條約》的直接針對對象。
歐洲終究還是歐洲人的歐洲,既然代表“新孤立主義”的特朗普要改變甚至顛覆二戰結束后的美國外交政策,那歐洲自然也要有所行動,歐洲人已經意識到在安全領域必須要靠自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