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館》我剛剛看完了。第一感覺,就是哭到缺氧。
下午2點30分,普通影廳,137分鐘時長。
看完之后,難掩激動,久久不能平靜。
看完全片我才理解,海報上那句話:取材于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真實罪證影像。
至今,回想起來,依然是畫面感十足。
在開始聊這部電影之前,我還想提醒一下進影院的觀眾,不管男女,紙巾多帶一些。
我在看電影的時候,影院四周都是一陣陣靜靜的嗚咽。
尤其是替換底片閃回的那一段,我的四周圍全都在流淚。當然也包括我自己。
觀眾情緒與影片產生共振,那種身為中國人的巨大的震撼,可能一瞬之間,就會在你心里排山倒海。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場勝利,是用巨大的犧牲,換來的。
走出影院,我也想對每一個遇到的人說一句: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
1:觀感如何
看完《南京照相館》,你要問我最直接的觀感是啥,我會用2個字形容,欣慰!
為啥欣慰?
我欣慰,首先是電影品質,沒有辜負這個題材。
電影真是拍出了歷史的真實,到現在,“雨花臺、挹江門、中山門、中華門,我們中國人不許可你們這么糟蹋!”還在我腦?;厥?。
我欣慰,是電影既拍出了南京大屠殺的殘酷,也拍出了中國人的氣節,“大好河山,寸土不讓!”
我欣慰的,還在于演員們,包括群演的表現是如此投入。
我最大的欣慰,是國產電影,終于用最直觀的角度,足夠精良的制作,去呈現了那段歷史。
比如那段扳機和快門來回切換的鏡頭,就是用電影藝術的手法,讓人印象深刻。
說真的,在看《南京照相館》之前,我真的心里還有幾分擔心,怕申奧導演對歷史題材的駕馭不夠,無法完全呈現出這個題材應有的厚重,現在看來,是我過慮了。
就我那一場,片尾曲出來的時候所有觀眾都舍不得離座,就足以證明,影片的品質。
我愿意向所有人推薦這部電影,不僅是它所呈現的題材,也在于這部電影本身,是夠分量的。
在這里,我也敢斷言:暑期檔票房大門,這次應該是被申奧這部電影,真正打開了。
2:關于故事
電影的故事,實在沒什么怕劇透的,所以我就簡單給大家介紹下。
故事的核心沖突就是“送出底片”。
而故事背景,當然就是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發生于1937年12月,13日早晨日軍攻入南京城后,開始了長達40多天的大屠殺,有30多萬軍民死于那場劫難。
1995年,吳子牛導演就拍了正面反映這一歷史事件的《南京1937》;其后又有《南京!南京!》和《拉貝日記》,都曾引起強烈反響。
《南京照相館》的故事,切口又要更小一些。
電影開場,就是慘烈的南京保衛戰。
日軍大舉攻城,從通濟門、光華門、雨花臺、紫金山第二峰一線多點同時進攻。最后城墻被炸開缺口,日軍第6師團1部突入中華門,隨后南京淪陷。
影片的故事從這里真正開始,接下來故事以小見大,聚焦于影片中一座小小的吉祥照相館。
這個方寸之地,卻成為了亂世中幾人的臨時避難所。
有因為郵局撤離時被一個老伯喊住回去幫找女兒的信,結果意外逃過一劫、沒被炸彈一起炸死的郵差阿昌(劉昊然 飾)。
有和胡蝶演過戲的女演員毓秀(高葉 飾)。
還有照相館老板老金(王驍 飾)夫婦,一個孤兒(楊恩又飾)。
他們原本素不相識,卻因為一卷記錄日軍暴行的膠片意外被命運捆綁。
因為日軍攝影師伊藤(原島大地 飾)在找人沖洗底片,表示可以用沖洗照片換一張離開南京的通行證,在翻譯官(王傳君)的爭取下,一張變成了兩張。
可在照相館的暗房中,隨著相紙上的影像慢慢顯現,他們發現照片中許多被屠殺的百姓都曾經是他們的舊相識。
也就是他們意外沖印出記錄日軍屠城暴行的鐵證。
面對日軍的脅迫與屠殺,這些小人物在暗房中做出了生死抉擇:是“保命”還是“保證據”?
另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是:誰又能成功躲過日軍慘無人道的殺戮,將罪證底片送出去?
看完這段介紹,我知道大家想說啥?
故事很有意義,但是好看程度怎么樣?
一開始看電影的時候,我也這么想。
可是看完我卻發現,這不僅是一部有意義的電影,也是一部好看的電影。
比如送出底片這個核心懸念上,就又生出很多新的懸念,比如一開始觀眾以為這是7個只能活2個的選擇題,也就是好歹能有兩個活著出去。
但到最后才知道,給他們通行證的日本攝影師伊藤出爾反爾,讓他們沖照片的時候口口聲聲說他們是朋友,背地里卻早就通知關卡的日本兵,見到拿這張通行證立刻殺掉。
也就是伊藤給的通行證,不但不能保證人活著出城,反倒是一個巨大的陷阱。
那這些人之中究竟誰能成功離開南京?他們又如何將罪證底片安全送出的?
不得不說,越往后看,電影故事越完整,越往后看,越是淚流滿面。
電影137分鐘的長度,作為一部電影而言,影片全程無尿點,到最后,我完全是意猶未盡的感覺。
甚我所在的電影廳幾乎百分之九十的人也都沒動椅子,都在靜靜地看完片尾曲。
這真是一個好故事。
3:關于王驍、高葉和劉昊然
接下來說說表演,我認為所有演員表現都在及格之上。
先說我認為演得最出彩的,高葉。
高葉扮演的毓秀,原本是一個略有些貪慕虛榮的小演員,卻陰差陽錯在照相館和劉昊然演的小郵差假扮夫妻。
角色有戲,高葉也演得真好。
最好的一場戲,是日本人當街摔死啼哭嬰兒,正在假扮夫妻拍照的二人不忍直視慘狀,被嚇得不敢出聲,高葉則是一直止不住地顫抖。
高葉一個捂嘴的動作,就將日軍鐵蹄下小人物的恐懼與無奈演了出來。這種無聲的情緒張力太震撼了。
再說王驍,作為南京人,王驍的南京話是全片最正宗的,天然就讓照相館老板老金這個角色,多了一層信服感。
這個角色也被演得很有尊嚴,最開始他就認為,“照片不能再洗了,洗了就是漢奸”。后來又和大家一起決定拼命留存罪證、將真相傳遞出去。
老金的高光段落有兩個,一個是拉下背景布,給大家數城市美景的段落,王驍真摯的表演,讓這個設計感多少有點重的段落,看得人蕩氣回腸。
另一個段落,就是和日本兵硬剛,太燃了。
至于劉昊然,演技完全撐住了。
阿昌這個小郵差,原本只想求活,可到最后,卻為了底片與日本兵舍命一搏。
劉昊然的少年感放在影片中格外有感染力。
最好的一場戲,應該是照相館中起火,底片面臨被燒毀機時,阿昌眼中瞬間燃起的怒火與淚水,那份少年的血性與不甘,頓時讓情緒燃了起來。
飾演孤女的楊恩又表現依然很好,她是所謂的天才型演員,那種表演的感悟力有時比成熟演員還打動人。本片中一句“不知道我還能不能活著”,童稚中帶著巨大的悲傷,令人心痛無比,演得好。
4:關于王傳君
最后說說王傳君飾演的翻譯官,一是這是全片前半段的反派,二是這也是一個極有立體感的角色。
這個角色在日本人手下茍且偷生,前半段看的我怒火中燒,但人物最后的結局卻把震到了。
這個人物看似卑微怯懦,實則內心充滿了無奈與絕望。所以他最后的選擇和結局,也是看得我內心五味雜陳。
正是這些生動的人,傳遞出影片最動人的情感內核。
5:對歷史的呈現咋樣
首先我可以不夸張的說,就算是拿來跟同類型戰爭大片相比,本片的制作也絕不遜色。
開場的攻城戲,戰火中空襲和掃射平民的壓迫感,被鮮血染紅的河面等場面,都拍得極其真實,制作相當精良,美術尤其好,讓人印象深刻。
但我知道很多人更關心的,其實是影片對歷史的呈現。
那我也直接說了,就是直接,沒那么多《南京南京》式的多角度反思,就是直接呈現日軍的暴行。
比如,影片首次揭露了日軍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雙重面孔:他們一面假扮友好、強迫南京百姓擺拍親善照片,企圖用擺拍照片告訴全世界和平的假象,粉飾侵略暴行,一邊犯下滔天罪行。
有場戲,是日本人正在南京街頭擺拍所謂親善照片時,王傳君飾演的日軍翻譯官拿著大喇叭讓百姓“一會兒都給我笑”。
可此時一陣嬰兒啼哭惹煩了日本攝影師,此時一個日本兵走過來搶過嬰兒,而他的解決方案就是:像丟垃圾一樣拎起孩子,摔在地上。
那聲戛然而止的啼哭,混著母親撕心裂肺的哭喊,憤怒大罵的一個百姓,則被當街刺死。
而砸死嬰兒的日本軍官還一臉得意的對著攝影師笑。
還有一場戲,是正在槍殺百姓的日軍,喊來隨軍的攝影師,讓他拍下自己的“英勇瞬間”,也就是“子彈穿過中國人身體的照片”。
可攝影師還沒準備好,他已經一槍擊殺了一個百姓。攝影師說太快了,而他們的解決方案是:不好拍,那我多殺幾個,總能拍到。
影片中,很多標志性歷史場景被高度還原呈現:日軍攻占南京城后,在城門前“勝利”留影;
城內街道尸橫遍野,無數百姓倒在血泊之中;
日軍闖進醫院燒殺搶虐,傷兵們拼死相護卻絲毫阻擋不了他們的惡行。
至于拍攝的效果,我只想說:真實,自有千鈞之力。
6:關于申奧導演的發揮
一句話,這將是申奧導演真正的代表作。
電影摒棄了宏大敘事的手法,就是聚焦于這個小小的照相館。
影片以黑白色調開篇,全片都充滿沉重且充滿歷史感的氛圍,將觀眾帶入那段不忍回首的歷史歲月。
導演正是通過這一微觀視角,讓觀眾得以窺見歷史的宏觀悲劇。
看完全片我更加理解,照片是凝固的時間。
也更加理解之前申奧說的,“希望能通過‘照相館’這個細微的切口,以小見大。”
我認為導演做到了。
7:多說一句票房
當然,不止我一個人覺得好看,很多網友給出的評價也是出奇一致。
目前影片點映及預售總票房已經突破1000萬,但我認為,這場票房熱潮才剛剛開始,隨著影片口碑發酵,我認為影片很可能成為暑期檔第一部破10億的票房爆款,甚至20億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也有人可能會說,對于這樣的電影,討論票房有意義嗎?
當然有。
好萊塢揭露納粹集中營黑暗歷史的《辛德勒的名單》,全球票房3.22億美元;歌頌人性之美的《美麗人生》,全球票房1.7億美元。
影片名垂影史的同時,也取得了極佳票房成績,票房和影片藝術性,是不矛盾的,而多一分票房,就意味著更多觀眾看到了這個故事。
這也是我希望《南京照相館》票房成功的原因。
小時候聽大人講南京大屠殺的故事,不敢細想,如今卻覺得,歷史越是慘烈,越是應該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去影院看到那段血淚記憶。
不僅是看那些殘忍的罪行,也是看那群小人物,在這段幽暗歷史中發出的微光。
正如劉昊然說的:“災難時刻他們骨子里的一些東西會被激活,如果南京城變成煉獄,那生存下來還有什么意義?他們想要傳遞照片,也是想要傳遞一份希望?!?/p>
照片是最真實的證物,歷史需要正面凝視。
他們當年拼死把底片送了出去,讓世界看到,今天我們走入影院,宛如完成了一場歲月的接力:鐵證如山!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