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關于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要退役的消息不斷傳來,不過截止到目前,所有關于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要退役的消息,都是包括俄羅斯《消息》報在內的外媒透露的,俄羅斯海軍并沒有證實這一點, 也就是說庫茲涅佐夫號接下來會不會退役還是個未知數。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目前的狀態不佳,這艘航母自2017年進入船廠大修,不僅經歷了多次事故而且至今沒有徹底完成大修工作。
除了航母本身狀態不佳的問題,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還面臨著另外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缺乏合適的艦載機。最初庫茲涅佐夫號搭載的是蘇-33重型艦載機,不過蘇-33的生產線在2000年初就因為訂單不足缺乏資金而關閉,以至于俄海軍列裝的蘇-33機體壽命到期后只能選擇米格-29K作為艦載機。米格-29K是一款中輕型艦載機,存在載彈量和作戰半徑遠不及重型艦載機的短板,而俄羅斯海軍的潛在對手是北約,米格-29K面對的是F/A-18和F-35C,所以說對于俄羅斯海軍而言,米格-29K是完全不及格的,只是無奈之下的選擇。
可以說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搭載米格-29K艦載機,再加上沒有先進的水面大艦護航,面對北約的核動力航母和搭載F-35B的中、輕型航母毫無勝算,花費巨資列裝一艘航空母艦在面對主要對手時毫無勝算,這顯然是極其不劃算的。因此最近一段時間俄媒在討論庫茲涅佐夫號是否會退役的同時還在討論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俄羅斯海軍是否可以引進一款艦載機全面強化庫茲涅佐夫號的戰力。
近日俄羅斯《消息》報發表了俄羅斯軍事裝備專家伊利亞·克拉姆尼克的分析文章,伊利亞·克拉姆尼克在文章中表示:米格-29K只是一款四代機無法應對現代化高技術條件下的高強度實戰,對于俄海軍來說如果想全面增強庫茲涅佐夫號的戰力,就必須列裝五代隱身艦載機。伊利亞·克拉姆尼克認為:俄羅斯海軍可以從中國引進殲-35艦載機,如果俄羅斯海軍列裝這樣一款艦載機,那么庫茲涅佐夫號就可以繼續服役,畢竟殲-35戰斗機可以讓庫艦煥發出全新的戰力。
俄羅斯專家伊利亞·克拉姆尼克之所以提到殲-35艦載機,是因為目前俄羅斯唯一能量產的艦載機只有米格-29K,最新的蘇-57戰斗機并沒有艦載版本,俄海軍若想列裝五代隱身艦載機就必須引進,而且唯一的引進途徑只能是中國的艦載版殲-35。我國殲-35戰斗機擁有空軍型和海軍型多個版本,出口版殲-35E雖然現在還是空軍型,不過如果有艦載版訂單,改進一款出口版艦載型殲-35對我國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不過問題在于,俄羅斯能不能在引進殲-35戰斗機的問題上下決心。
2000年前后我國從俄羅斯引進了包括戰斗機、驅逐艦和潛艇在內的大量武器裝備,直到2015年我國還從俄羅斯引進了S-400防空系統和蘇-35戰斗機,我國曾經是俄羅斯最大的武器裝備進口國之一,而僅僅過了十幾年的時間,現在我國已經可以自主研發生產海陸空所有的主力裝備,完全不需要再引進,但現在的俄羅斯在先進艦載機、先進無人機、隱身戰斗機等領域的發展實際上已經出現了滯后的問題。
也就是說,如果從現實角度來考慮,俄羅斯其實有引進主力武器裝備的現實需求,不過截止到目前俄羅斯從未從我國引進過主力武器裝備,外界認為俄羅斯一方面還放不下自己曾經是武器裝備出口強國這個身份,十年前還在向中國大量出口主力武器裝備,現在卻需要從中國引進主力武器裝備,這個角色的轉變俄羅斯一時半會接受不了。其次,在任何一款主力武器裝備領域俄羅斯現在仍然沒有放棄自主研發的想法,基于這一點即便俄軍當前缺乏一些主力裝備,俄羅斯從別國引進的可能性也不大,俄羅斯還是想等待自主研發的機會。
而對于中國來說,中國在出口武器裝備方面一向非常嚴謹,而且一般不會向處于交戰狀態的國家出口武器裝備,所以說現在俄羅斯海軍即便提出引進殲-35艦載機的請求中國也未必會答應。至于未來如何,還是要看俄羅斯自主武器裝備的研發進展,如果技術和產能問題遲遲得不到突破,那么引進包括隱身艦載機在內的武器裝備對俄羅斯來說也就成了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搭載殲-35艦載機,確實會大幅提升俄海軍的遠洋戰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