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益訴訟?它們和個體生活有怎樣的聯系?
近期登陸東方衛視“新紀實”時段的首部檢察公益訴訟大型紀錄片《人民的利益》,圍繞事關人民利益的熱點事件,用檢察機關在生態環境保護、婦女權益保護、個人信息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無障礙環境建設等多個領域的探索實踐,給出了回答。
據介紹,紀錄片通過跟拍檢察官,沉浸式記錄辦案過程,見證“硬骨頭”“老大難”等公益損害問題的整改。通過矛盾沖突和化解的真實性,呈現公益訴訟的復雜性,彰顯檢察公益訴訟的監督屬性、治理特點和制度優勢。
用總導演秦博、劉躍的話說,“這樣的工作方法對拍攝對象造成了不少麻煩和不便,但恰恰是因為這樣,我們的鏡頭才能記錄下影片里那些真故事、真感情,甚至是真矛盾。我們自身才能有如此強烈的生命體驗和深度思考,能夠和檢察官們同頻同感理解當下中國法治進程中,檢察公益訴訟起到的作用和意義,面臨的困境和挑戰,未來的希望與期待。”
《人民的利益》首周播出的《潘多拉的魔盒》,涉及個人信息保護領域:近年來,“網絡開盒”犯罪行為頻頻發生在虛擬網絡世界,相對年輕的犯罪群體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并散布他人信息,這種犯罪行為新穎且復雜,是當下高度網絡化社會現狀的產物。
片中,主辦檢察官黃挺沒有簡單地將這些“網絡開盒”的年輕人視為“罪犯”,他試圖找到他們背后的動機和原因,最終發現,這些年輕人雖然犯了錯,但同樣也是網絡不良風氣的受害者。
跟著紀錄片的鏡頭,觀眾看到,檢察官們在辦案過程中,始終站在宏觀角度思考問題,不僅關注案件本身,更關注如何加強社會對網絡環境治理的重視。他們深知,懲治犯罪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教育和保護年輕人,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這種共情能力,讓他們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找到平衡,他們不僅是法律執行者,更是社會問題的思考者和推動者。也正是和公益訴訟檢察官們的深入接觸,讓我相信,法律并非冷冰冰的條文,也是可以充滿溫度的。”分集導演姜濤如此總結。
那么,如何用紀錄片的鏡頭講清楚這種深層次的關懷?在這一集里,紀錄片大量使用“空鏡頭”,拍攝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溫暖場景,如河邊垂釣、孩子嬉鬧、悠閑散步等,與片中的犯罪行為形成鮮明對比。
“我們希望觀眾在觀看這些畫面時,能沉浸于慢節奏的生活狀態,感知到我們周圍那些被忽視的美好。在后期制作中,我們也為這些空鏡頭配上細膩的音效,如山間風聲、鳥鳴、蟬叫,海邊海浪聲、嬉笑聲等,這些聲音在日常生活中常被忽略,因為城市的喧囂和快節奏生活讓我們失去了對細微之處的感知。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畫面和聲音,喚起觀眾對現實生活中的關注,能意識到:除了虛擬世界,生活中還有許多值得珍惜的瞬間?!?/p>
另一個讓觀眾感觸良多的案例,有關外嫁女土地權利。導演王曉凡后來寫道,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于2024年6月28日正式通過,但現實中,這一集內容的拍攝卻經受著巨大的考驗。
比如,團隊的預設在拍攝過程中一再被打破:以為這是個簡單的“法律勝利”的故事,拍下去才知道,底下盤根錯節?!皬碗s的農村人情,只有廣泛認同的方案才能實質性解決矛盾;甚至外嫁女內部,為了接不接受這筆錢,也起了爭執……這些枝蔓,一次次推翻我們預設的敘事?!?/p>
而當紀錄片完整地呈現了這個復雜案例的妥善解決,被感動的不僅僅是觀眾。“因為身處其中,我們深刻感受到鄉規民約法治化進程需要獲得怎樣的社會認同。但當我們拍攝到那些外嫁女拿到補償款,簽字的時候,一個個都是笑容滿面。那一刻,覺得啥都值了!公平正義,變得具體可見。 ”
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廳、新聞辦公室指導,檢察日報社與上海廣播電視臺共同出品、愛奇藝聯合出品的首部檢察公益訴訟大型紀錄片《人民的利益》,于7月15日起每周二晚22點檔東方衛視“新紀實”時段播出,看東方、愛奇藝、快手等平臺同步推出。該片由真實傳媒秦博、劉躍工作室制作,以紀實手法呈現新時代檢察機關高質效辦案的真實過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