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7月19日電(記者孫蕾)夏日的傍晚,北京亮馬河畔游人如織,細心的市民游客發現,通往亮馬河的一條小街正在悄然“變美”。這條名為左巷的小街曾經是臟亂差的“三亂”街巷,經過轄區街道、企業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左巷煥新升級為花園式小街,成為亮馬河畔又一個“城市會客廳”。
圖為北京市朝陽區左家莊街道左巷街口(新華社記者孫蕾攝)
左巷位于北京市朝陽區京城大廈西側,南側直達亮馬河畔,北側與新源南路相連,全長104.9米,最寬處16米,是亮馬河步行道入口之一。記者采訪發現,左巷僅百余米的距離聚集了餐館、酒店、居民樓等,人流比較密集,管理難度較大。
圖為市民游客在左巷文化設施前漫步(新華社記者孫蕾 攝)
圖為左巷正在舉辦消夏音樂會(新華社記者孫蕾攝)
“以前這條小街非常亂,垃圾桶、機動車、自行車把巷子里塞得滿滿當當,居民們出入很不方便,而且衛生狀況也很差。”居民徐婕芳說,左家莊街道提出城市更新的方案后,居民們都很支持,大家希望共同努力把周邊環境治理好。
左巷“變美”的背后是左家莊街道打破“背街困局”,將“堵心路”變為“舒心路”的持續探索。
北京市朝陽區左家莊街道辦事處主任程俊英介紹,左家莊街道采用“商戶-物業-社區”共管模式,通過拓寬人行空間,增設停車棚、休憩座椅與智能照明等,滿足新源南路8號樓居民及附近商務樓宇上班族休憩及停車需求,實現“煙火氣”與“宜居度”并存。街道還按照“一巷一特色、一景一格局”的思路,在提升巷內配套基礎設施的同時,融入城市生態環境、文化環境、游憩環境等,增強街巷特色文化內涵。
“我在左巷生活了50多年,現在家門口變得既干凈整潔,又充滿文化氣息,我們這些老街坊都感到特別幸福。”71歲的左巷居民魏會來開心地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