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看到
孩子短時間內身高猛增,
心里樂開了花,
覺得孩子長得快就是長得好。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孩子1年長高10厘米
結果家長愁壞了
小劉(化姓)是一名小學5年級男生,首次就診年齡為11歲6個月,父母帶來醫院看診的原因是——1年長高10厘米,結果家長愁壞了。
小劉在2年前突然個子長高很快,最多1年能長高10厘米,一躍成為班級里最高的男孩子,但是近半年發現孩子身高增長速度突然慢下來,而且嗓音也突然變得很低沉,胡須明顯生長,跟班級里同年齡的孩子相比身高也沒有了之前的優勢。
家長擔心孩子發育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來到浙大四院生長發育聯合門診就診。
醫生通過進一步檢查小劉骨齡、性激素和睪丸B超等生長發育評估后認為,小劉很可能存在“早發育”導致骨齡提前,骨齡相較生理年齡偏大2歲,預期會影響成年最終身高。
仔細追問病史才知道,小劉嬰幼兒期食欲旺盛,長期超重肥胖,喜愛進食油炸、油煎食品,“早發育”可能是由長期肥胖導致。
通過系統評估,生長發育聯合門診團隊為小劉制定了綜合治療方案:給予促性腺激素類似物(GnRHa)聯合生長激素治療改善身高,同時實施生活方式干預措施,限制高熱量飲食,積極減重,每天跳繩30分鐘,促進骨骼生長。保證每晚9小時睡眠,確保生長激素分泌高峰。
醫院供圖
經過2年的科學干預和隨訪,小劉的身高增長情況得到明顯改善。
這些“生長警報”要警惕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長得快就是營養好、發育好,當孩子身高突飛猛進時家長會感到無比欣慰。但需要警惕有些孩子可能只是暫時性的生長加速,背后可能隱藏著一些健康問題。
浙大四院內分泌科&營養科專家聯合提醒:生長發育既要看“速度”,更要看“時機”!
這些“生長警報”要警惕:
性早熟預警:女孩7.5歲前/男孩9歲前出現第二性征
身高發育遲緩:每年身高增長<5cm(學齡期)
生長矛盾:短期內快速長高伴隨骨齡超前
兒童生長發育標準曲線圖(黃色區域標注為偏矮區間)
醫院供圖
醫院供圖
日常如何管理孩子的身高
據廣州日報報道,兒童正常身高的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間的差距有20多厘米,怎樣才能達到遺傳身高的上限或者達到期望的成年身高?專家表示,健康生長發育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從飲食、睡眠、運動、情緒等全方位進行科學的身高管理,可以幫助達到理想的成年身高。
飲食和營養:營養過剩或營養不良都不利于長高,均衡營養是關鍵,蛋白質、鈣、維生素是促進長高的重要營養素。
每天1個雞蛋、500毫升奶、1兩肉類食品可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要保證足量的鈣攝入,可根據飲食和骨密度情況適當補充鈣劑;保證充足的維生素A、D。
睡眠:盡量保證夜間22點前入睡;盡量不起夜,23點到凌晨1點為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學齡前兒童應每天保證10小時睡眠。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因為過度玩耍或學習而影響充足的睡眠。
運動:耐力運動,縱向運動,對膝關節、踝關節、脊柱有適當刺激的運動更有利于孩子長高,比如踢毽子、跳繩、跑步、球類、摸高等。規律運動,每次堅持20~40分鐘為宜;過度疲勞也有礙長高。
具體到年齡段來說:
0-1歲的孩子,要多俯趴。
2-3歲的孩子,每天應該保證2-3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在戶外時避免老放在嬰兒推車里不動,要多下地跑動。
3-6歲可以多做健身操,保證一定強度的運動,注意定期檢測,重視制作生長曲線。
6歲以上,可以多進行跳繩、籃球等彈跳運動,要保證一定的強度。
專家提醒:
不建議孩子經常玩彈跳床、蹦床。這項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游樂設施,實際上對兒童的關節并不友好,不但容易急性受傷,下落后的反彈外力也不利于關節主動進行緩沖,容易導致滑膜炎。
情緒: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利于營養吸收和提高睡眠質量。
要經常鼓勵和表揚孩子,營造寬松的家庭環境,尊重不同的飲食習慣和食物喜好,讓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心情。
定期兒保:專家建議,家長應給孩子定期測量身高體重,描點記錄生長曲線,對照標準,評價孩子目前發育所處的水平,不但要和同齡同性別的平均數據對比,也要縱向關注自身生長發育曲線是否偏離正常軌跡。
有條件的父母應當定期帶孩子做兒童保健,及時發現問題。兒保醫生會根據孩子身高(身長)、體重、運動等情況評估孩子發育狀況。
推薦不同年齡孩子
進行兒保的頻率為:
0~1歲:3個月一次
1~3歲:半年一次
3歲至青春期:每年一次
青春期到成年前:每半年一次
有更多精彩視頻和直播!
來源:央視網、潮新聞、廣州日報
編輯:吳自強????
責編:李 鋒?
監審:邱 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