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見了!”當89歲的果洛藏族老奶奶揭開紗布,清晰看到孫子紅撲撲的臉蛋時,這句樸實的感嘆成為滬果兩地醫療協作的動人瞬間。近日,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初心·明眸行”醫療隊跨越2000公里,在平均海拔3800米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成功實施8例高難度眼科手術,手術成功率100%,讓長期受眼疾困擾的高原群眾重見光明。
千里馳援
與海拔搶時間的“光明突擊”
該院醫療組循著“組團式”醫療援青指引奔赴果洛。這里紫外線強烈,眼病發病率高,許多老人失明多年卻從未獲得手術機會。為了保證手術質量,抵青當日,醫療隊放下行李后,便直奔果洛州人民醫院,查看手術病人、調試設備。
7月7日,醫療隊創下單日完成7臺手術的“高原紀錄”。副院長黃建南連續主刀6小時,術中同步開展技術帶教;李家愷醫生為特殊病例主動請纓,深夜十點半仍堅守手術臺;鄭青護士長從上海背來的30余件器械全部派上用場,其精心準備的虹膜拉鉤等設備成為攻克疑難手術的“秘密武器”。
授人以漁
從“輸血”到“造血”的升級
這場“光明行動”背后,是滬果兩地醫療協作的持續深化。今年6月,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與果洛州衛健系統簽署對口支援協議,此次手術期間,醫療隊將手術室變為“移動課堂”——黃建南示范超聲乳化技術要點,李家愷開展病例研討,鄭青規范消毒流程。
當地醫護人員感慨:“上海專家留下的不僅是光明,更是永續的技術火種。”
哈達傳情
雪域高原綻放格桑花般的笑容
術后復查時,89歲的藏族老奶奶特意折返病房,為醫療隊獻上象征最高禮贊的潔白哈達。
另一位患者德洛在感謝信中寫道:“是你們的到來和付出,讓光明照進了更多高原家庭,讓希望在患者心中重新綻放。”
據統計,8名接受手術的患者視力均顯著提升,其中多位老人時隔多年再度看清親人面容。
自2023年啟動以來,“初心·明眸行”公益項目已深入安徽、貴州、內蒙古、四川等多個邊遠地區,足跡遍布山區學校、牧民家中,為邊遠地區群眾送去眼健康服務。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表示,將持續推進優質眼科資源下沉,在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的征程上,讓更多“看不見的遠方”變成“看得見的希望”。
記者:郁婷藶
編輯:陳攻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