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緩解高峰客流壓力,上海地鐵自7月19日起在全網新增91座車站試點“閘機常開門”模式,至此,該模式累計覆蓋19條線路的123座車站,為市民出行帶來全新體驗與便利。
中午時分,9、13號線馬當路站迎來了不少周末外出游玩的客流。記者在現場看到,試點閘機前的乘客通行節奏明顯加快。以往,乘客刷卡或掃碼后需等待閘機機械開合才能通過,如今所有閘機門常態開啟,乘客完成刷卡或掃碼動作,待屏幕亮起綠色箭頭便可直行通過。據觀察,隊伍移動速度較傳統閘機提升了近20%,大大縮短了乘客的進出站時間。
“我覺得這個模式挺好的,以前要刷了卡等門開了才能走,現在不用等,快多了。我上班趕時間,以前高峰期這里好多人排隊,現在感覺快了不少,能節省不少時間。”市民張小姐說。
地鐵方面介紹,“閘機常開門”模式在提升通行效率的同時,也有完善的應對機制。當閘機接收到無效車票或檢測到無票通過時,閘機扇門將自動合攏,阻擋通道,此時乘客需重新刷卡、掃碼或尋求工作人員協助進行票務處置。此外,在排隊進出站時,當前面的乘客通過后,后面的乘客無須等待閘門關閉后再刷卡或掃碼,可直接進行操作通行。地鐵運營方也呼吁,希望乘客在高峰期排隊有序進出閘機,切勿擁搶,共同維護高效、有序的通行環境。
9、13號線馬當路站車站副站長陳磊表示:“今天是‘閘機常開門’模式在新增車站試點的第一天,我們安排了志愿者在各個閘機前進行引導。在這里,我也要提醒廣大乘客,刷卡時要確認窗口顯示刷卡成功后再進出閘。帶小孩的乘客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小孩,不要讓他們闖入閘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據了解,上海地鐵對“閘機常開門”模式的探索由來已久。去年,上海地鐵就開始試點該模式,并逐步擴大試點范圍。2024年4月20日起至6月30日,上海地鐵率先在3號線張華浜站、4號線楊樹浦路站、15號線吳中路站三站試點“閘機常開門”模式,覆蓋全運營時段和站內所有票務閘機。2024年11月13日,上海地鐵宣布張華浜、楊樹浦路、吳中路3座車站首度試點實測“閘機常開門”模式,試點效果良好。為進一步提高車站閘機的客流通行能力,同時收集更多新模式下的現場情況,以便研究優化下階段試點方案,2024年11月16日至2025年6月30日,運營方在原有三座“閘機常開門”試點車站的基礎上,擴大常開門模式試點范圍,選取早晚高峰客流量較大車站、郊區車站、換乘站及旅游景點車站進行試點。
上觀號作者:上海黃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