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人民網呼和浩特7月19日電 (富麗娟、實習生秦語睿)7月19日,第九屆內蒙古自治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內蒙古國際會展中心持續火熱進行。展會當中,殘疾人手作羊毛氈文創產品以溫暖細膩的技藝與自強不息的精神,成為展區最動人的風景。
現場展品。實習生 秦語睿攝
在展臺上,羊毛氈馬鞍掛墜、鄂溫克族鹿帽擺件、小馴鹿、駱駝鑰匙鏈等作品,將游牧文化符號濃縮于方寸之間。這些作品以純天然羊毛為材,通過獨特工藝立體塑形,色彩飽滿、觸感柔軟,兼具技藝的厚重與設計的靈動。
羊毛氈駱駝鑰匙鏈。實習生 秦語睿攝
羊毛氈工藝起源于公元前6500年,曾是游牧民族制作帳篷、衣物的生存技藝,如今在殘疾人手中煥發新生設計融入民族基因:“鄂溫克族鹿帽擺件”還原了北方狩獵民族的圖騰信仰,“羊毛氈蒙古包"則呈現了內蒙古的家園特色。
手工小鹿擺件。實習生 秦語睿攝
當羊毛氈化為殘疾群體照亮未來的星火,北疆大地的人文厚度亦因此熠熠生輝。“我們看到的不是‘殘缺',而是被羊毛氈包裹的堅韌靈魂。”現場一位觀眾撫摸著憨態可掬的“小馴鹿”感嘆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